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是

A.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C.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D.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2.造成该地区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生态环境恶化 B.本地大量人口迁出

C.高素质人才外流 D.产业结构调整

1.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显示,影响该地人口总数的因素是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该地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即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2.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因此A错误。该地前期人口迁入率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说明经济较为发达,因此B、C错误。造成该地迁移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该地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人口迁入减少。

考点:人口数量变化

考点分析: 考点1: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考点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试题属性
  • 题型:
  • 难度:
  • 考核:
  • 年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合阳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1:“黄土高原景观图”

材料2:下表为黄土高原某地1978年和2007年相关统计资料。

统计项目

1978年

2007年

耕地面积(万公顷)

4.0

4.6

森林、草原比重(%)

18

10

气温年较差(℃)

33

36

年降水量(毫米)

440

380

水土流失范围

粮食平均亩产(千克)

160

150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0. 5

人口(万人)

32

40

(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形成材料一中地貌特征的最主要外力原因是 。(1分)

(2)材料二中,30年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有何变化: ;

当地自然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6分)

(3)从材料2可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1分)

(4)黄土高原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针对材料1图中陡坡地貌,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2分)

A.平整土地,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B.封坡育林育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C.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D.改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高纯硫酸锰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广东省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三角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郁南县是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A.消费市场广阔

B.水资源丰富

C.矿产资源丰富

D.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2.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①环境质量好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充足 ④土地成本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 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 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L1、L2分别为④岩层形成前后的地表形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I.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侵蚀强弱的不同 II. 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III.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IV.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地壳经历了下降运动

A.I II B.III Ⅳ

C.I IV D.II III

2.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新到老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一②一①一④ B.①一③一②一④

C.④一③—②一① D.①一②一③一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六校高三3月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地区的干燥度分布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材料二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材料三 酒泉、武威、兰州等地自古是重要的粮食、棉花及优质瓜果产区。近年来,酒泉等地农民在瓜

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8分)

(2)简述酒泉附近地区农业生产利用 “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4分)

(3)描述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7分)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甲)

(1)甲山峰北坡下半部分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乙中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①自然带的形成原因。(8分)

(2)在甲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乙),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8分)

(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10分)

(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1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名荼“铁观音”发源地——福建M县,地处闽南金三角,紧邻厦门经济

特区。特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使M县成为全国最大名优茶叶生产基地之一,

号称中国茶都。

材料二 下图示意福建M县区域和茶叶生长的适宜条件。

(1)简述M县成为中国茶都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5分)

(2)据调查M县的茶叶品质西北部优于东南部,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3)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M县茶叶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建议。(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下图为该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各题。

1.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

B.扩大稀土产能,增加出口量

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

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

2.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

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一—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

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

D.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南某地区将山区和丘陵地区局部的平地称为“坪”,“坪”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读下面“我国西南某地局部地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N地的最高海拔可能为

A.385米 B.395米

C.405米 D.415米

2.图示各村村名中可能有“坪”字的是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B.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

D.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