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从地质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2)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可能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8分)
(1)(8分)断块山(2分) 洪积—冲积平原(2分) ①内力作用形成断层,(1分)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 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1分) ②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1分)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1分)
(2)(8分)①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 (2分)②湿地的功能减弱,环境效益降低。(2分)③人口增多,入湖污水增多;(2分) ④林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⑤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增多,人地关系恶化;(2分)⑥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2分) (答对4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示信息即可判断。A处位于点苍山,海拔较高(最高峰海拔4122米);B处分布在洱海沿湖地带,为耕地,说明其实平原;在A与B的过渡地带有“断层陡坡”,这说明该地区是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A处为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的断块山,B处为断层相对下降形成的谷底,并且B处经过流水等外力不断地将风化、侵蚀的碎屑物搬运到谷底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建筑对该地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农业生产、湿地、森林、地质灾害、大理古城的保护等方面加以阐述。如果在洱海西岸大规模建设住宅,会占用耕地和湿地,影响农业生产;湿地的功能减弱,环境效益降低;人口增多,入湖污水增多;;林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增多,人地关系恶化;;不利于大理古城的保护。
考点:地质作用与地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3公里。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19.6万人受伤。此次地震中遇难者有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人员,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智利当地时间2月27日凌晨3时34分(北京时间2月27日14:34),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震源位于海底59.4公里,地点位于智利马乌莱地区外海,震中距智利城市康塞普西翁100公里,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20公里。
材料二:2009年10月3日201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股票表决活动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在国际奥委会进行了三轮投票后,巴西里约热内卢最终成为2016年第三十一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
材料三:巴西人口和水系分布图11
根据材料一,有关海地与智利发生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两次地震均为破坏性深资源地震,均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中
②智利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海地地震的500倍,但烈度却比海地小
③海地与智利的时差为1小时,当智利发生地震时,海地时间为2月27日1时34分
④智利地震的发生将引发近期国际市场上铜价的上涨
简述巴西人口分布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描述图中世界上最大河流的水系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山区等地区。
材料2: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3: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3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和淮河流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根据2002年公布的全国遥感普查资料,淮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08万km2,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桐柏山区、大别山山区等地区。
材料2:据调查测定,淮河流域流失的土壤大部分粒径小于0.5mm,一场暴雨过后,土壤中粒径1.2mm的沙砾增加1.0~3.6%,土壤有机质损失19.5~36.4%。上个世纪80年代,山丘区农耕地每公顷施用的化肥仅十几公斤,现在为了维持产量每公顷施用五百公斤左右。
材料3:淮河流域水系图。
(1)据图说明淮河流域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M地形成降水峰值中心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简述淮河流域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土壤和水文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3从上、下游和南、北两岸角度比较淮河水系的特点。(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普陀区高三第一学期质量调研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我国局部政区图
材料二:图中C岛探索订单农业之路,与农民签订保价放种订单农产品,形成独特的订单农业模式。时下种植反季节瓜菜八成以上销往岛外,产销衔接,全靠订单,而且特别提倡大面积发展无公害瓜菜。
材料三:图中D地区是我国目前最具经济活力和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本世纪以来一些城市的产业园正经历着从“筑巢引凤”到“腾笼换鸟”的华丽转身(如下图所示)。
1.图中A、B两地区都属于我国重要工业地区,钢铁等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其中A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B区的“宝钢”成功发展是与其合理的工业区位选择分不开的,请对此作分析说明:
2.根据材料,分析C岛推行“订单农业”,大面积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的有利因素。
。
3.根据材料,影响第一代产业园区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而第二代产业园区相关产业集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