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省区分别是

A. 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B. 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C. 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 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 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 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 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 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答案】

1A

2B

3C

【解析】试题分析:

1】仔细阅读题中诗句,注意关键词语;由诗句中的沃野龙江,推断是黑龙江省;由毡房牛羊壮推断是内蒙古自治区;由琼海五指擎天推断是海南省;由石林推断是云南省,故选项B正确。

2】由上题推断可知,为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两地所处纬度都较高,四季分明;是海南省、为云南省,两地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季节变化不明显,故选项B正确。

3黑龙江省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具备冲积平原地貌;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同时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沙漠广布;海南省靠近南海,沿海地区海水侵蚀明显,形成海蚀崖、海蚀柱等景观;云南省部分地区处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多溶洞,故选项C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网站2015年5月18日报道,此前的模型显示,这样一次地震仅在惠灵顿就可能导致逾3 000人死亡,造成130亿澳元(约合10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10年,新西兰发生里氏7.1级地震,第二年又发生6.3级地震,造成185人死亡,仅克赖斯特彻奇一地的重建费用就达到400亿澳元。

克赖斯特彻奇最近两次地震情况表

时间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

死亡人数

当地时间20112221251

6.3

4千米

距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约10千米

数百人

当地时间201094435

7.1

33千米

位于城市以西40千米

零死亡

(1)新西兰是个多地震国家,原因是什么?

(2)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城市遭受重创。新西兰总理在惠灵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0亿新西兰元(约合45亿美金)。受此次地震影响,损失最大的经济部门是(  )

A.建筑业 B.旅游业

C.牧业和渔业 D.保险业

(3)比较该市两次地震资料,分析说明22日里氏6.3级地震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各地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二十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的中国特色的林业生态建设路子。具体讲,一是根据我国财力有限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多方集桨、群众投劳的工程建设投入机制;二是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情况,深化改革,制定和完善政策,重视用政策调动广大群众和各行各业的积极性;三是从三北工程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公益性出发,强化政府行为,深入进行宣传,领先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各行各业的力量参加工程建设;四是从三北地区地域辽阔、差异性大的实际出发,实行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择优扶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规模推进的文革,建设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五是从三北工程的区情和民情出发,把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同当地经济发展和农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近期需要相结合,使环境治理与经济建设直辖市统一,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六是从三北地区自然条件严酷,造林难度大的实际出发,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林业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提高三北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效益。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规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B.清洁能源即为新能源
C.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利用的能源都是常规能源
D.新能源与常规能源都是相对而言,随着新能源逐渐被广泛应用,就转化为常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青藏高原上湖泊面积突然扩大的趋势不断持续,首先被观测到的是人口相对稠密的藏南地区湖泊面积扩大,接着在藏东、藏西、藏东北均发现湖泊面积扩大现象。除范围越来越广之外,单个湖泊面积扩张速度也不断加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高原上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有

①青藏高原整体不断抬升  ②降水增多 

③冰雪消融量增加  ④植被破坏严重,入湖水量增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高原上湖泊面积扩大的不利影响有

①优质草场被淹  ②降水增加,产生洪涝灾害 

③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增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 )
A.推迟播种时间
B.营造防护林
C.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D.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流动沙丘
(2)瓜农给哈密瓜套上纸袋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减少水分蒸发,避免瓜皮因干燥缺水而出现皱褶
B.减弱光照,避免强紫外线对瓜皮的伤害
C.增强保温作用,促进哈密瓜迅速长大
D.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哈密瓜的含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新网广州2016年8月2日电 :来势汹汹的台风“妮妲”于2日03时35分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登陆时风力达到14级,成为近年来正面登陆珠江三角洲的最强台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及时获得台风“妮妲”信息资料需利用的最关键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GPRS

2在抗御台风“妮妲”带来的洪水灾害的中

A. RS可准确搜救被困人员 B. GIS可确定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

C. GPS可确定洪水的范围和变化 D. RS、GPS不能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这一地图工具通过30mx30m的分辨率量化地表水的月度变化,并使用了1984年至2015年间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由10000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生成。用户可以点击世界地图上任意一点,来获取当地的表层水储量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开发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

A. GISGPS B. CPSRS

C. GIS、GPSRS D. RSGIS

2借助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可以(  )

A. 查询世界各地每月降水状况 B. 解决欧盟地区洪水和干旱灾害问题

C. 测定全球各地淡水资源总量 D. 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3S"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回答下面小题。

1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其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A. RS 技术 B. GIS 技术 C. GPS 技术 D. 观测资料

2目前许多出租车上也安装了导航设备。给出租车进行导航直接使用 3S 中的( )

A. RS GPS 技术 B. GIS GPS 技术 C. GPS 技术 D. RS、GIS GPS 技术

3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的天气预报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技术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思想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定胜天论思想
D.人地协调论思想
(2)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