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进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②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可能有台风活动 ③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④华北地区干燥少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年龄在这个人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显著的国家是
A. 丁国 B. 丙国 C. 乙国 D. 甲国
【2】以上四国中
A. 丁国现阶段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B. 计划生育是丙国年龄中位数偏小的原因
C. 乙国可接纳海外移民,减缓年龄中位数上升
D. 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一定是甲国
【3】近年来,我国人口中位年龄日益变大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年轻化 B. 城市化率低 C. 生育意愿弱 D. 婚育年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世界两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 B. 乙区域自然资源较为缺乏
C. 甲区域全都属于外流区 D. 乙区域植被根系非常发达
【2】图中乙区域大力发展灌溉农业,但近几年灌溉面积却不断缩小。其原因主要是( )
A. 保护环境,退耕还林、还牧 B.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石化工业
C. 经济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D. 不合理灌溉,导致次生盐渍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因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 ②地受地形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夏季降水多
C. 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 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2】导致②地所属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海陆位置 C. 地形、洋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自然环境、文化习俗等影响下,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服饰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民族服饰反映了居住地的气候为
A. 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B. 冬冷夏热的季风气候
C. 终年寒冷的极地气候D. 昼热夜冷的高原气候
【2】该民族聚居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差异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 印度半岛吹西南季风 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三大洋,从印度洋到大西洋可以顺水航行的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2】下列四组城市,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泉州、加尔各答 B.科伦坡、内罗毕 C.鹿特丹、威尼斯 D. 莫斯科、德黑兰
5.【3】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最小的城市是
A.雅加达 B. 内罗毕 C.西安 D. 莫斯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A. 乙 B. 丙 C. 丁 D. 甲
【2】【2】推测M区域年降水量较大的原因是
A. 河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 B. 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C. 距海较近,受海洋影响大 D. 城市的热岛效应显著
【3】【3】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