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对图中点、线、面、角的理解正确的是

A. P点纬度23°26′N B. ②-黄赤交角 C. ③-地轴 D. ④-赤道平面

2】【2当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减小到23°时,能引起的变化是

A. 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扩大 B. 温带范围变大 C. 地球上极昼极夜范围增大 D. 寒带范围变大

【答案】

1】【1A

2】【2B

【解析】

1】【1据图可知,P点纬度即为黄赤交角的度数,23°26′N,A正确;为地轴和黄道面的夹角,B错误;为赤道平面,为地轴,CD错误。故选A。

2】【2当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减小到23°时,则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缩小,地球上极昼极夜范围变小,热带和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独自享有的权利是

A.铺设海底电缆B.海域上空飞行C.海上自由航行D.自然资源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①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能源资源缺乏 ②东部地区能源出口量大 ③中、西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但消费量小 ④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交通不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为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现状,在区际协调方面的对策可行的是(  )。

A.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

B. 东部地区大力支援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C. 将东部的工业转移到西部

D. 加大东西部之间人口流动与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甲图)和地球的光照示意图(乙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为甲图中数字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④向③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并向_______运动。

(3)乙图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依次是____________。

(5)当地球公转由①到③的过程中,A地昼长变化规律为_________ ______,当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 ________。

(6)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夜长为_________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形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水源 C. 交通 D. 城市

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 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 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b<a
C.b<a<c
D.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就属于人口迁移

B.按照空间位移的远近将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C.美国人到中国旅游(为期3个月)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D.小明从美国德州到北京上大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土星B.木星C.水星D.天王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3月8日,江苏省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江苏海域海浪Ⅳ级警报(蓝色)。下图是该日等海浪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江苏省海岸类型多为 海岸。该类型海岸适合发展

(产业)。

(2)当前,江苏省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

(3)该日,江苏省南部沿海等海浪高度线较北部沿海 ,说明了

(4)为减轻此类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