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h为一已知量) 
(1)①表示的地点是
 
,判断理由是
 

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h的范围是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三地中,发生极昼现象的是
 
地.这一天地球上发生极昼现象的范围是
 

(3)③位于②地的
 
方向,判断理由是
 

(4)该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
 
,H2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专题:
分析:北半球夏半年从图可知,①地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定值,在北极点,②地极昼且与晨昏圈相切,③地昼长12小时,在赤道.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北半球夏半年北极点每天太阳高度值整天几乎不变.
赤道上昼夜等长.太阳直射纬度数与极昼的纬度数互余,且在同一半球.
解答: 解:
(1)北半球夏半年从图可知,①地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定值,在北极点.该地夏半年(从春分到秋分),春分时该地太阳高度h是0°,以后逐渐增大,夏至时达最大值23°26′,以后减小.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点的太阳高度相等.
(2)白昼的太阳高度大于0°,从图可看出,①、②极昼.太阳直射纬度数与极昼的纬度数互余,且在同一半球.
(3)②在北纬(90°-h),③在赤道,②距北极点近,③在南边;③正午出现的时间比②迟,在西边.
(4)该日②、③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数值H1为90°-(90°-h-h),H2为90°-(h-0°)
故答案为;
(1)北极点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北半球夏半年北极点每天太阳高度值整天几乎不变
 0°<h≤23°26′北纬h             (2)①、②北纬(90°-h)及其以北地区
(3)西南     根据②地发生极昼,可判定位于北半球,③地昼夜等长,可确定在赤道上;②地位于120°E经线上,③地位于30°E经线上    (4)2h   90°-h
点评: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涉及赤道、极点、直射点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抓住一般规律和特殊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处(  )
A、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
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
C、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
D、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耀斑爆发产生
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黑子活动释放
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表示环流①和②的线条上加注箭头表示大气的运动方向.
(2)填出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
A.
 

B.
 

C.
 

D.
 

(3)常年在D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在C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
 

(4)极锋是由
 
风带和
 
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箭头在图中绘出ABCD四处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
 
运动,再形成
 
_运动.(垂直或水平)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D>A>B>CB.C>B>A>DC.B>C>D>AD.B>D>C>A
(6)图中A点气温比B点气温
 
(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16~17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日四地的昼长对比表.完成15~16题.(  )
 
昼长/小时 12 13 18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正确表示大洋洋流模式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地球绕日公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①附近时最快
B、在②附近时最慢
C、在③附近时最快
D、在④附近时最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