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北京时间2011年11月9日4时16分中国的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研制的“火卫﹣﹣土壤”卫星一同发射升空,飞行10个月于2012年9月到达火星轨道.进入火星轨道运行的“萤火一号”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总星系 ④银河系 ⑤河外星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一组光照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四组城市,在B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汕头、海口、北京、伦敦
B.海口、汕头、北京、伦敦
C.伦敦、北京、汕头、海口
D.汕头、海口、伦敦、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假设在距离地球50万亿千米的宇宙空间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星球,有一天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来自该星球的求救信息,大意是:他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他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而向地球人求救,望能接纳他们并告知地球的位置。
(1)分别写出字母A、B、C、E所代表的行星名称。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除了有同向性外,还有哪两个特征?
(3)据材料内容,你将怎样告诉他们地球的位置?
(4)分析该星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为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之时,伦敦(中时区)的时间是( )
A.2011年 9月28日13时16分
B.2011年 9月29日13时16分
C.2011年 9月30日13时16分
D.2011年10月1日5时16分
(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3)易对“天宫一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
A.地球运动
B.太阳辐射
C.太阳活动
D.月球引力
(4)飞船发射时,地球处在下图公转轨道上的哪个字母位置附近(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是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图二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节气名称及其日期:
①
②
③
④
(2)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图二中的 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 东亚 B. 南美
C. 西欧 D. 北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有些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人口老龄化也有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B. 农村青壮年大量外迁至城市
C. 农村环境质量好,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两个主要人口流出省及其影响关系圈的空间分布,其中线条指向其人口主要流入的省区,线条数值表示占流入省区流入人口的比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省分别为( )
A. 新疆、辽宁 B. 河南、四川
C. 吉林、江苏 D. 宁夏、海南
【2】与甲省相比,乙省( )
A. 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小 B. 影响范围大,影响强度大
C. 影响范围小,影响强度小 D. 影响范围小,影响强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森林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森林带在甲地区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
B. 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
C. 受西南信风的影响
D. 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
【2】目前,该森林带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造成的后果最有可能是( )
A. 自然灾害减少 B. 全球降水增加
C. 雪线高度上升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
【3】下列保护乙地区该森林带的措施中,能够较好地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是( )
A.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受益
B.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C. 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
D. 加强对雨林的管理和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