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类型及地貌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C处飞来峰是从外地飞来的
B、甲处为背斜,顶部岩层张裂,岩性脆弱,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C、乙处地质条件稳定,可以修建大型工程
D、甲处为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断层是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上升则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甲的岩层向上拱起,所以是背斜.此时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甲.乙处岩层发生了明显的错位,所以是断层.断层附近地壳不稳定,不宜进行大型的建筑活动.图中的飞来峰整体位于甲背斜的顶部的左侧,而且有明显的位移,岩层是断层活动形成的.所以这个飞来峰是背斜里的断层构造形成的,因此判断飞来峰的岩性与所处地区的岩性相同,并非是从外地飞来的.
解答: 解:A、图中的飞来峰整体位于甲背斜的顶部的左侧,而且有明显的位移,岩层是断层活动形成的.所以这个飞来峰是背斜里的断层构造形成的,因此判断飞来峰的岩性与所处地区的岩性相同,并非是从外地飞来的,故不符合题意;
B、甲的岩层向上拱起,所以是背斜.此时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甲,故正确;
C、乙处岩层发生了明显的错位,所以是断层.断层附近地壳不稳定,不宜进行大型的建筑活动,故不符合题意;
D、甲的岩层向上拱起,所以是背斜.此时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甲,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熟悉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区别皱褶和断层,根据图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完成23~25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假设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北移动速度是均匀的,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
A、23°26′S
B、20°33′S
C、11°52′S
D、23°2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关于其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向斜---沉积---断裂
B、向斜---断裂---沉积
C、向斜---侵蚀---断裂
D、向斜---断裂---沉积---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的时候出现于(  )
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
C、13日的深夜
D、13日的日出前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PQ为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图中的槽线,且气压值P大于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可能吹偏南风
B、①地气温日较差大于②地
C、①地可能为阴雨天气
D、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1~2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7~8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处数值大的原因可能是(  )
A、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B、海拔高、气温低,水汽易凝结
C、山高谷深,地形崎岖
D、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