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0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12分)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10分)
(1)(10分)
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4分)
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米,多山地地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米,多平原地形;(3分)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3分)
(2)(12分)
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4分)河流径流丰富,泥沙向不断下游河段搬运;(4分) Q点附近河段地势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4分)
(3)(10分)
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3分)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3分)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等高线图上,绝对高度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绝对高度200-500米等高线稀疏,较和缓为丘陵;绝对高度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超过200米,等高线密集为山地;绝对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四周高中部低的为盆地。河流也可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河流总是由高向低流。PQ之间海拔高度小于200米,且图中河流向心状水系,四周高中部低,所以地形为平原或盆地。
(2)外力作用主要有以下过程: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沙中沙洲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沉积需要泥沙,泥沙是河流从上游搬运而来,上游河流流水侵蚀得到。河流上游位于山区,坡度大流水侵蚀作用强,下游水流平稳流水沉积作用强(河道弯曲也说明了地势平坦----河流的侧向侵蚀较强,河流摆动大),反过来回答就可以了。
(3)河流域综合治理包括河流问题治理及河流综合开发,河流问题常见的主要是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及水污染,河流综合开发可以有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河流景观及沿河资源开发等。根据河流域综合治理内容和该河具体情况可知:河流上游为山区,水土流失较强(河流下游有沙洲)应以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为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缩小种植业比例,增加林草地面积;河流流经平原(或盆地)中水流平缓,可以应用为航运,平原地区种植业较为发达,人口稠密,水资源利用较多。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分析、河流的外力作用、河流域综合治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高三12月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10分)
(3)你认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6分)
请考生从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安徽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上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10分)
(3)你认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安徽省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2分)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点至Q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0分)
(2)Q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如图左下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的成因。(12分)
(3)指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