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A代表云层的________作用,B代表地面的_______作用,

C代表地面的 ________作用,D代表大气的_________作用。

答案:反射;反射;吸收;吸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图中A代表的是________,B代表的是云层的_______作用,它们从波长范围来看   均属________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在治理沙漠时植树种草应在F的       (左、右)侧。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处为石灰岩,E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__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2: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

(1)如用右图表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则在戈壁、沙漠、黄土三者中,图中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__,风向主要是________风。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东生先生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这个120米厚的黄土之前,这里曾是(  )

A.荒漠        B.草原

C.森林        D.水乡

(3)由材料可知,黄土高原地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而现代的主导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为此,刘东生院士根据现代黄土高原的实际,建议中央考虑修改“植树种草”的提法。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

A.蓄水植树种草    B.植树造林

C.退耕还林      D.退耕还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地貌是________作用形成的,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典型。

(2)图中C为岩浆侵入地下而形成的花岗岩,图中的D层在E处产生的断裂是C岩层的侵入造成的,那么C、D代表的两种岩石由老到新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图中F处为流动沙丘,请在F处短线上画出风向。

(4)该图示反映了哪些地质作用?(写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