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

A. 墨西哥湾暖流 B. 加利福尼亚寒流 C. 东澳大利亚暖流 D. 西澳大利亚寒流

2与图中②海岸相比④海岸(  )

A.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小 B. 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

C. 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 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小

【答案】

1 D

2 B

【解析】

试题

1】读图,结合题中条件,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环流只有印度洋的环流。北印度洋是季风洋流,没有固定的流向,根据环流方向,图示区只能是南印度洋的中、低纬度环流。组成环流的洋流有西澳大利亚寒流、南赤道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所以只有B对。ACD错。

2】图中海岸是澳大利亚西海岸,沿岸有寒流经过,寒流有降温、减湿 的作用,所以沿岸气温较低,降水少,空气湿度小。海岸位于非洲东部沿海,沿岸有暖流经过,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所以沿岸气温较高,降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所以A对。BCD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abc B. cab C. cba D. bac

2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 采矿业 B. 食品工业 C. 汽车工业 D. 电子工业

3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c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体

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的联系

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描写错误的是( )

A. “黄色中国”——龙舟竞渡 B. “金色中国”——大漠驼铃

C. “绿色中国”——四季常青 D. “银色中国”——雪山连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东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主要大河均为国际性河流,导致该地区长时间存在水资源冲突问题。各国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采取了多种措施。图1为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图2示意一些村庄利用太阳能驱动水泵,开采地下水。

1描述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该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2分析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与修建大坝相比,你是否赞同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开采地下水的方式。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读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下面小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充分利用海陆风 B. 避开天敌 C. 低湿地分布较广 D.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该路线飞行距离更近 B.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D. 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上升气流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 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 地势高,气候寒冷

2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和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 ④⑤⑥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如下图)。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应用“木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木桶原理"说明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人口的合理容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 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人口素质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令哈市位于青海省北部,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 980米,区域内资源丰富。青藏铁路和国道315穿城而过,区域内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能源网络。区域内河湖较多,其中南部的尕海湖为咸水湖,湖水盐度较高,西部的克鲁克湖面积五十余平方千米,盛产草鱼、鲤鱼、鲫鱼等,湖区有大面积天然芦苇。

材料二 下图为德令哈市位置图。

材料三 德令哈市人均用水量高达3688.7m3/人(全国平均水平428m3/人),每万元GDP用水量为2786.79m3(全国平均水平537m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用水水平为36816 m3/万元,第二产业为63.8m3/万元,德令哈总体用水效率较低。

(1)根据德令哈市的环境特点,分析该地可能存在的资源利用方式。

(2)德令哈市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分析该地太阳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说明德令哈市用水效率的特点,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区地面塌陷是干扰宜居城市建设的症结之一。据研究表明,土体松软及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冬季地下水位较其他季节高的原因之一是

A. 冬小麦越冬需水量少 B. 气温低导致蒸发量少

C. 降水量大导致下渗多 D. 制造业生产用水减少

2据图判断该区域地面塌陷多发季节为

A. 冬季 B. 秋季 C. 夏季 D. 春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