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G___________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 的B、D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 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__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___ (1月、7月),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

【答案】(1)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  (2)地转偏向力 赤道低气压 副热带高气压 副极地低气压 极地高气 压 (3)标注略(B为东北风,D为西南风) (4)海陆热力性质 块 (5)7月 副热带高气压 (6)标注略(东南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季风环流的形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则地表性质均一,各地升温、降温幅度相同;地球不自转,则不受地砖偏向力,此时由于各纬度由于高、低纬之间受热不均,产生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进而产生气压差。赤道空气受热上升→到高空形成高气压,极地空气冷却下沉→高空形成低气压,赤道大气由高空流向极地,极地大气则由地面流向赤道,形成单圈环流。

(2) 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地转偏向力的。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赤道地区空气因受热而上升,致使赤道上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形成低气压称为赤道低气压带,A为赤道气压带;而极地地区(G)空气因冷却而下沉,致使极地上空形成低气压,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称为极地高气压带;在北纬30°附近南风偏转为西风。气流最终在北纬30°附近下沉。30°附近的近地面会形成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压带)。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高纬地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中纬西风;从极地高压流出的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地区偏转成极地东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后,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E气压带)。

(3) 在赤道地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空气由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东北风(B风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空气由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D风带);

(4) 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块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5)图中亚洲大陆为低压,大陆升温快形成低气压,时间为7月,副热带高气压被陆地上的低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甲处的西侧为低压,东侧海洋为高压,风向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的作用下最终形成东南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公元3世纪以前,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及其周围地区河湖众多,胡杨林茂盛,土地肥美,楼兰成为丝稠之路上的重镇。但到了公元4世纪,楼兰的名字突然从中外文献中销声匿迹了。如今人们看到距塔里木河尾闾不远处,楼兰古城的遗址默然静卧,残垣断壁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沧桑。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后来,罗布泊北移,胡杨树枯死;同时人们为增加田地烧荒,砍伐林木,罗布泊不断萎缩、干涸……接着,狂风肆虐,流动沙丘逼近。楼兰城水源枯竭,居民弃城而走,楼兰城被沙丘掩埋。今天的罗布泊炎热、寒冷、干燥、风沙四起。

(1)说明材料一中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理要素一般有哪些? 。在各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   (要素)发生变化。

(2)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趋势。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 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

(4)在上述材料中,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特性。 (2分)                                                

(5)自然地理环境除具有上述特征外,自然地理环境也存在明显差异,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

自然带名称:A  , C  。②从A——B——C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L 1 和L 2 分别为某大洋的洋流。当L 1 和L 2 的流向相同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C. 密西西比河正处于汛期 D. 澳大利亚草原带正处于旱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图甲为地表三圈环流剖面图(局部,N为北极点);图乙为某季节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纬度为30°、60°的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B处是____________风带,与图乙中____________处(a或b)的风向一致。

(3)图甲中C处是_____气压带,C与D处风带两者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在图乙所示季节,该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

(4)考虑海陆分布等实际情况,此季节b处的气候特征 (  )

A.炎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

(5)N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E气压带的成因是____________(动力或热力)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决定建设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1】【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B. 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下游供水

C. 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 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2】【2从年径流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正确的是

A. 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C. 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D. 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取水量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位于我国的(  )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2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

A. 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B. 蓄水拦沙、滞洪蓄水

C. 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D. 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1为位于合肥市(32°N,117°E)的要素大市场的照片,图2示意该大楼周边街道。该大楼在业内通常称为倒金字塔形状,从顶层到低层层叠有致,每层间面积均相应依次递减,外观呈现向内收缩30度左右的倾斜面。因为倾斜度的关系能完成适时阳光遮挡,从而自动为下一楼层形成一个人造阴影,避免强光直射办公室。据此回答问题。

(1)该大楼一年中正午全部处于阴影中的时间约( )
A.3个月
B.4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图1中汽车正在靠要素大市场一侧行驶,影子在车的右后方,则该照片可能是在何地何时拍摄的( )
A.扬子江路 8:00
B.扬子江路 18:30
C.徽州大道 10:00
D.徽州大道 14: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