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读下图,回答下题。
(1) 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B.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C.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不受国界线的影响
D.发达国家有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2) 上图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请据图选择下列叙述中的正确选项(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环境质量与工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D.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3) 18世纪60年代工业化开始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
(4) 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1) 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B.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C.所有的环境问题都不受国界线的影响
D.发达国家有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2) 上图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请据图选择下列叙述中的正确选项(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环境质量与工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
D.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3) 18世纪60年代工业化开始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
(4) 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广西省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8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
(1)给图1中线条画上箭头表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2分)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方向运动(垂直、水平)
→ 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 → 大气__________方向运动(垂直、水平)→ 热力环流。
(2)若图2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等压面的变化。(2分)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向 弯曲(上、下),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____向弯曲(上、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