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米。图示地区在国庆假期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3)分析西辽河多泥沙的自然原因。
【答案】(1)300 昼短夜长 昼渐短,夜渐长
(2)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东部)高,中部低;地表起伏较大;海岸线较曲折。
(3)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
【解析】(1)据等高线的知识可以判断出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300米。国庆假期为10月1日至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进入南半球,则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短,也越来越长。
(2)描述地形特征,主要描述两方面内容:一是地形类型的分布;二是地势高低的分布特征。据图可知:图示地区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部(西部)和东南部(东部)高,中部低;地表起伏较大;海岸线较曲折。
(3)流经地的气候类型、河流上游的植被保护、水量大小、河流的利用情况、降水丰富而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而河水流速快、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等条件易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据图示可知:西辽河上游地势起伏较大;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降水集中,多暴雨,因此多泥沙。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E,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行西风会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 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 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2】该地景观反应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 非地带性现象 D. 垂直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城市化率将近60%。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非农业化人口比重增加B.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C.住房紧张和交通拥挤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大气中( )
A. 气温高低取决于①的多少 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
C. 下垫面不同,对③的增减没有影响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增强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地方时14时,主要和环节( )有关(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RS、GPS和GIS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投资商在某城市内进行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时,可利用该城市的GIS系统作综合分析,调取的主要参考图层是( )。
A.交通图层和人口图层
B.地形图层和供应商分布图层
C.工业区图层和居住区图层
D.服务企业图层和通讯图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家庭网店数量多,比重高,电子商务总额大的村庄被称为“淘宝村”。“淘宝村”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①便利的物流 ②充足的能源 ③发达的科技 ④廉价的劳动力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历时三年”“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试点。其所产的白牛奶葡萄,果粒大,呈长椭圆形,形似牛的乳头,故称牛奶葡萄,其品质优异,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为中国北方最著名的鲜食品种之一。
宣化牛奶葡萄有1300多年的葡萄栽培历史,古时为贡品。20世纪20--30年代,宣化葡萄就每年产量达300余万斤,历年销售“远及南洋与国外”。
材料二 下图为宣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 宣化葡萄最早主要栽植于房前屋后,供自食及乘凉观赏用,因此形成了适于庭院栽植的独特漏斗架式(如下图),为世界罕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漏斗架式 葡萄种植,种植中心的定植圆合坑约2米宽、1.4米深,架面呈圆弧形30°倾斜向各个方向伸展,各级枝蔓呈扇形分布在圆形架上。农户在葡萄架下种植苹果、蔬菜、花卉等农作物。
(1)分析宣化白牛奶葡萄果粒大的自然地理条件。
(2)简析“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原因。
(3)近年来,“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的面积大量减小,试推测其原因。
(4)宣化素有“半城葡萄半城钢”之称,说明宣化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图①至图④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的变化过程(图①时期到图④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分段中的中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中信息,分析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
A.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 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 地理要素的孤立性
【3】下列植物分布的现象、规律,主要由热量差异造成的是( )
A. 密林底层与上层植物种类有明显不同
B. 迎风坡、背风坡树种的差异
C. 由沿海向内陆出现了森林、草原、荒漠的植被景观变化
D. 海南岛橡胶树、四川盆地柑橘树、山东丘陵苹果树的分布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