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 气候 B. 土地面积 C. 地形 D. 水源

2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 计划生育措施有力,出生率下降 B. 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 人口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 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3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  )

①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②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 

③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  ④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1C

2C

3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小题1要注意甲乙都是我国的同一省区,同时要结合题中的表格给出的数据去分析。小题2 要明确我国第五次人口调查是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调查是2010年,仅相隔10年,出生率即便下降也不会有太大的幅度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都有影响。

1甲乙两地位于我国东南部的同一个省区因而在气候方面不可能有太大的差异A错;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两地面积相差不大,故B错误;两地位于我国东南部,水源充足,故D错误;我国东南部有平原和丘陵,平原的人口数比丘陵要多,因而可能是地形的原因,选C。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地人口下降较快下降了21.169%)。第五次人口调查是2000年和第六次人口调查是2010年,仅相隔10年,出生率即便下降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幅度,故AD错误,同理,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但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死亡率应该是降低的,故B错误最有可能是人口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选C。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都有影响。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促进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布局的优化组合,虽然可以减慢迁入地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但同时会使迁出地人口老龄化加快,加大交通运输的压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野生动物大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控制

A. 西风带 B. 信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2图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3形成图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下图所示省份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该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行政中心城市M的名称是

A. 兰州 B. 西宁 C. 昆明 D. 成都

2该省种植中药材最重要的区位优势是

A. 地处西北交通要道

B.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的特点

C. 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 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该省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该省的积极影响明显,体现在

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②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③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与长三角相比,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A. 政策优势明显提高 B. 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

C. 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 D. 环境污染严重

2】【2如今长三角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已经启动,广东省也正在加快出省高速公路通

道建设。其意义是

①缓解用地矛盾,分散大城市职能②获得规模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③实现资源合 理配置与产业合理分工④改善经济区位,发展外向型经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3今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

B. 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C. 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D.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 处为陆风 B. 处盛行上升气流

C. 处风力小于 D. 处更易形成降水

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区。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

材料二 我国中原经济区及其周边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表(%)。

(1)甲、乙工业区是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大陆入驻最多的区域,说明其吸引这些企业入驻的共同优势条件。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与全国相比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特点,并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图甲为美国五大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年),图乙为五大湖区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图甲中,1英寸=2.54厘米,编者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1图乙中因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

A. B. C. D.

2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天气系统是(  )

A. 暖锋 B. 冷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海拔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2下列地理现象中,甲、乙两地共有的是

A. 广泛种植水稻 B. 水运发达

C. 冬季河流结冰 D. 雨热同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极:终极之旅》是由资深极地科学家以其丰富学识和亲身经历,对南极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科学价值与历史人文等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尤其从旅游的角度对南极不同地区的景观特色和观光要点,经典旅游线路,相应的知识储备,野外探险安全和旅游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加以详尽介绍。图13为《南极:终极之旅》封面。

说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 及南极旅游开发的不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