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从广东“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包含粤、桂、湘、闽、赣、琼、川、滇、黔9省区和港、澳特区在内的“泛珠三角”。在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引下,大致以珠江水系为纽带的南方9省区加上港澳特区的区域经济,正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进行大整合。据此完成下面试题。
从自然环境来说,9省区
A. 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 区内的温度带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C.区内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区内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早区
不符合9省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是
A.区内有分属东部、中部、西部三个不同的经济地带的地区
B.区内有三大商品粮基地
C.区内有我国重要的糖料、油料产地
D. 区内盛产茶叶和亚热带水果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该区域内最丰富的资源是
①铁矿 ②稀土 ③有色金属矿 ④生物资源
⑤水能 ⑥风能 ⑦水资源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
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小题1】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甲、乙、丙三地区中,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地区,有利于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区的是 地区。
【小题2】 甲乙两地区的钢铁工业均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表格的有关信息,对比分析甲乙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说明原因。
【小题3】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阐述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
【小题4】 近几年来,丙地区在全国主要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门出现了“用工荒”,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丰台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图17)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小题1】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指出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4分)
【小题2】描述江苏省1996年至2009年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特点。(3分)
【小题3】近年来,随着南北运力日趋紧张、东北老工业基地亟待振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蓄势崛起,渤海跨海大通道构想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专家论证,渤海跨海通道可采用“南桥北隧”方式,简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及跨海大桥修建的地理意义。(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
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
1.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甲、乙、丙三地区中,目前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综合性工业区是 地区,有利于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区的是 地区。
2. 甲乙两地区的钢铁工业均在全国占有较大的比重,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表格的有关信息,对比分析甲乙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说明原因。
3.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阐述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
4. 近几年来,丙地区在全国主要产业产值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门出现了“用工荒”,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成长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
材料二 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的新跨越。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产业转型中实现了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的双突破。
材料三我国三大经济固位置示意图(图)
(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 型产业为主的工业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促进其发展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外,最重要的国际背景是 。
(2)改革开放以后,三大经济圈一直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4分)
(3)实现由“速度东部”到“效益东部”新跨越的过程中,不断伴随着产业转移。当前东部地区转移出的产业主要特点 。这类产业转移对实现“效益东部的影响有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