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3.图1为我国某省区图,据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所示省区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
(2)说出甲河与乙河之间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从生产要素投入、产品用途和经营规模等方面概述其生产特点.
(3)图2为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为A县农村生活能构成图,设想如何促进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分析 (1)地形特征包括地形地势两个方面;其原因从等高线疏密分析.
(2)各种农业地域类型都有一定的特点,判断出农业地域类型后即容易回答.
(3)图中A县在西部低山丘陵区,走立体农业道路;结合图3可总结出:系列开发优势资源;退耕还林;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等.

解答 解:(1)图示安徽地区,南部和西部地区等高线密集,北部稀疏,图中河流自西向东流的长江和淮河;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河流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2)甲河是长江,乙河是淮河,江淮之间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水稻种植业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多,商品率低,自给型为主;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经营规模小,小农经营.
(3)图中A县在西部低山丘陵区,该地坡地开垦,生活能源主要是薪炭和秸秆,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利于农田有机肥还田.要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系列开发优势资源;退耕还林;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故答案为:(1)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理由:等高线的数值及河流流向.
(2)水稻种植业,投入劳动力数量较多(或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自给型为主);小农经营(家庭小规模经营).
(3)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系列开发优势资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和生态建设,学会寻找图中的有用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图示①②③区的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成都平原D.黄土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该模式的特点有(  )
①循环型  ②高能耗 ③生态化   ④可持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 (  )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
(2)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B.东南向西北C.西南向东北D.西北向东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热带四类地区风化壳最厚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B.热带草原地区C.热带荒漠地区D.热带季雨林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乙、丙、丁依次为(  )
A.中国、英国、韩国、巴西B.韩国、英国、巴西、中国
C.英国、巴西、中国、韩国D.巴西、英国、韩国、中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增加B.政策支持C.农业劳动力增加D.科技支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