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水旱灾害
【2】针对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酸性气体排放 ③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④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 ⑤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有关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 B. 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
C. 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 D. 多港湾,主要由古冰川侵蚀形成
【2】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 )
A. 流域面积西大东小 B. 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
C. 河床坡度西陡东缓 D. 西侧为外流河,东侧为内流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属于新兴经济“金砖五国”之一,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河是世界上流程最长的河流 B. ②城市是巴西最大的城市
C. ③水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D. ④高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2】关于巴西经济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 世界上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
C. 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人口稠密 D. 人种复杂,城市人口比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与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强度密切相关。下图为1978—2015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
A.导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 B.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C.不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 D.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2】据图可知,我国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冻害的年份是
A.1982年 B.1990年
C.2006年初 D.2010年
【3】当强冷空气南下,可能造成
A.海南省出现冻雨天气 B.华北地区的雾霾污染加重
C.0 ℃等温线向南移动 D.新疆短时间出现融雪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云南省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赤道低压带影响
C.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D.西风带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是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遵循全球水的动态平衡规律,图中陆地降水量和入海径流量单位数分别是
A.79 13 B.79 8 C.21 13 D.21 8
【2】a、b为水循环主要环节,则
①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环节a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环节b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小,1月初最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 30°、1月 B. 60°、7月 C. 60°、1月 D. 30°、7月
【3】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B. 北京天安门——日出较晚
C. 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 悉尼——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