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3.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一篇研究报告指出,气候变迁将导致全球粮食作物生产发生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从1980到2060年,在人为投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四种变迁模式的估算结果显示,有些区域粮食会增产,粮食供应较充裕;有些区域则会减产,导致粮食不足问题加重.下图是全球各区域在四种气候变迁模式下粮食产量估计变化统计图(1980-2060年).

(1)FAO估算的2060年粮食增产区中,哪种粮食作物分布最广、产量最大,且商品化程度又最高?该作物在西欧和南欧的生产区域分别属于哪种农业地域类型?
(2)根据全球粮食增减产区域分布的差异分析,在人为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各区域粮食产量增减的变化与哪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关系最为密切?分析此气候变迁分别对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
(3)从行星风系的角度来看,FAO估算的2060年粮食减产区,主要分布于哪三个气压带或风带?并对控制西亚地区的气压带的成因作出分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材料分析能力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属于基本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小,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解答 解:(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布最广、产量最大,且商品化程度又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在西欧属于商品化混合农业,南欧属于地中海农业.
(2)结合材料分析可知,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粮食产量班花的因素,北美洲地区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增加,更适宜粮食作物生长,而非洲地区由于全球变暖,气候变的更加干旱,造成减产;东南亚地区则由于台风的影响增多,导致粮食减产.
(3)结合材料可知,粮食减产区主要位于低纬度区域,故主要分布在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西亚地区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赤道上空向北流动的大气不断向右偏转,到30°N附近偏转成西风,并在一定高度上发生堆积而下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故答案为:(1)小麦;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地中海型农业
(2)气候变暖;北美洲:气候变暖,降水增多,使温带粮食作物适宜生长,粮食增产;非洲: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变得更为干旱,粮食可能减产;东南亚:气候变暖,台风的频次和强度可能增加,造成灾害,粮食减产.
(3)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半球(或南半球),赤道上空向北(或向南)流动的大气不断向右(或向左)偏转,到30°附近偏转成西风,并在一定高度上发生堆积而下沉,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点评 本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需要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材料进行解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像“烟囱”形状一样堆积而成.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
①产业化水平低②果农科技文化素质低③政府不支持 ④品种老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图中Ⅰ板块为(  )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现象符合该曲线变化特点的是(  )
A.冷锋过境前后的气温变化B.寒潮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
C.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D.一月份地球公转速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读下表,回答问题.
                          2013年五次地震的相关数据资料
序号日期震中位置所属区域震级震源深度(千米)
9月24日27°N,65.5°E巴基斯坦7.840
5月24日23°S,177.1°W汤加以南海域7.615
4月19日46.2°N,150.9°E千岛群岛7100
4月6日3.5°S,138.5°E印度尼西亚770
1月5日55.3°N,134.7°W阿拉斯加东南部海域7.810
关于表中五次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④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②⑤震源均位于软流层以下
C.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①⑤震级相同,震中距相同的地点烈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 
(2)红海是图中的B(填字母)板块和C板块(填字母)之间的张裂(运动方式)形成的,它未来的面积将要扩大(扩大/缩小)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CD (多选)
A、裂谷             B、巨大的高原    C、深邃的海沟       D、岛弧
(4)日本地震频繁的原因是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边缘,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火山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在此地震当中,不同国家测得的震级不同,关于震级和烈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跟震中越近,震级越大
B.各国发布的震级不一,一方面是因为各国地震测量的水平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测量时距离震中的距离不同,造成误差所致
C.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和多个烈度
D.烈度只与震级有关,地震波及之处,烈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乙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