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农业旅游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形态。我国农业旅游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大城市的乡村地区开始的。
材料二 我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我国农业旅游类型结构示意图。
(1)有关农业旅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产业 B.其季节性不明显,四季皆宜
C.其市场目标主要是城市居民 D.既有经济功能,又有社会功能
(2)由图说出我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最多的省区,并分析其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
(3)据图指出我国当前农业旅游的主流,并说明发展农业旅游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意义。
【答案】(1)B (2)山东省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客源市场近(3)农业观光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
本题以农业旅游为材料背景,考查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业的作用,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农业是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A项正确;农业旅游资源大部分分布在亚热带、温带地区,四季明显,并非每个季节都适合,B项错误;农业旅游资源不会对农村人有太大吸引力,对城市居民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C项正确;农业旅游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带来社会效益,D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
(2)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最多,其开发的有利条件:一方面农业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另一方面地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客源市场广阔。
(3)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观光所占比例最大。发展农业旅游能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土壤类型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注: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四图等高距相等,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 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 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 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2】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丁 B. 丙甲乙丁 C. 丁乙甲丙 D. 丙丁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
A. 地面气压下降 B. 阴雨天气 C. 地面气温上升 D. 无风或微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至2015年7月27日,新疆的高温天气已持续近半个月,吐鲁番以连续40 ℃以上的记录占据高温榜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吐鲁番高温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 B.
C. D.
【2】新疆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有( )
①山区冰雪会迅速融化,易出现融雪型洪水并引发山体滑坡等灾害
②不利于棉花花铃(花蕾)生长,降低棉花产量
③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④有利于天山山麓地带夏季牧场牧草的生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②为
A. 草原 B. 荒漠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2】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读图,回答1~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 )
A. 北半球、气旋 B. 北半球、反气旋
C. 南半球、气旋 D. 南半球、反气旋
【2】(小题2)若该天气系统生成于太平洋海域,则其中心移动的方向通常为 ( )
①南 ②西 ③北 ④东南 ⑤西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②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③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④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上图中①、②两地气候资料图。
(1)A处为世界著名渔场,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沿120°E经线从我国B地到北冰洋沿岸的自然带分布呈现__________分异规律,形成该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②、③两地的陆地自然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地与②地纬度相近,但夏季气温和降水明显不同。请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B所在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