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 24 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一(3)题。

材料一: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二: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及世界同时也是该国最大的鱼粉进口国。下图为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及出口额关系图

1L城是世界著名的“不雨城”。请解释其原因。(4分)

2)甲国建有著名的输水工程,说出该工程的输水方向及依据,井指出此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12 分)

3)据材料二,概括 2001——2013 年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的应对措施。 ( 8 分)

 

【答案】

1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海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4分)

2方向:东水西调(自东向西)。(2分)

依据: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水系发达,水资源充足;西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西部(人口)城市众多,城市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6分)

困难:输水线路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高山缺氧。4分)

3特点: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总体上升,使得出口总额总体上升。(4分)

措施: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开发替代产品。(任答两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纬度判断,L城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沿海有强大的秘鲁寒流流过,降温减湿,导致降水更少,有“不雨城”的称号

2读图,根据经纬度分析,甲国东部位于山地迎风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水系发达,水资源充足。西部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燥。西部沿海人口城市众多,城市用水及农业灌溉用水需求量大。所以调水工程是东水西调,自东向西调水。因东部和西部之间有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输水线路经过的地区有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海拔高,缺氧等困难

3读材料二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甲国鱼粉出口的特点是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总体上升,出口总额呈总体上升趋势。针对该国单价总体上升现象,我国应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开发替代产品,减少对该国鱼粉的依赖。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原因,跨流域调水,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0·重庆高考)右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8分)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条件。(10分)

(3)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8分)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地区

≥6岁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重(%)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

甲省

10.92

24.98

3.68

1.37

全国

19.97

46.43

96.07

112.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下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条件。

(3)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地区

≥6岁人口中,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人口比重(%)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中药材播种面积(万公顷)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产量(万吨)

甲省

10.92

24.98

3.68

1.37

全国

19.97

46.43

96.07

112.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4分)

材料一 古马里是13世纪~16世纪期间西非草原上繁荣的贸易帝国。下图示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 N国是非洲的人口大国,需要大量进口粮食。近年来,中国与N国积极合作,在该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下表表示N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构成。

水稻

玉米

杂粮

其它

合计

占播种总

面积比例(%)

8.0

12.0

74.2

5.8

100

占总产

量比例(%)

5.0

4.9

88.8

1.3

100

(1)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比较甲、乙两地6~8月降水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3)简述在N国推广高产水稻种植将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根据古马里帝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分析其兴盛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 某城市住宅区位的等房价曲线图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上海市住宅价格中交通条件影响是第一位的,而住宅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则对住宅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材料三 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 000~8 000美元之间是住房消费快速发展时期。上海市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 180美元,2010年达到8 000美元,住宅消费进入由居住生存型向舒适享受型过渡时期。

(1)从图和材料可看出影响住宅区位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  )

A.文化因素                          B.历史因素

C.社会因素                          D.行政因素

(2)从图中可知在房价一定的情况下,交通因素和环境舒适度的关系是________(正、反)比例关系。

(3)由材料可知,过去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什么?

(4)根据材料分析未来城市住宅区位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一 宜万铁路于2010年12月23日正式通车运营,它是我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交通纽带。

材料二 据了解,清末詹天佑受命修建川汉铁路(宜万铁路的前身),选择沿长江北岸穿行。但宜万铁路的修建方案是“越岭线路”,穿越长江和清江之间的武陵山区,一路穿山越岭,绝大部分地域是喀斯特地貌区,遍布岩溶、暗河等,地质条件复杂。下图为宜万铁路示意图。

材料三 宜万铁路通车后,上海到成都开行的K696次列车,将比原来绕行郑州、西安的线路节约10个小时左右。下表为K696次的列车时刻表。上海交通大学的小张同学计划在3月20日乘坐该次列车从上海回成都(104°E),并计划下车后(不考虑列车晚点),如果天还没有黑(太阳落山)就徒步回到他在成都市区的家中。

站名

上海

南京

宜昌

万州

成都

到站时间

(北京时间)

3月20日09:20

3月20日

13:36

3月21日03:15

3月21日08:35

3月21日19:13

(1)2003年12月1日,在湖北恩施举行了宜万铁路的奠基仪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半球,恩施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___。

(2)清末开始,人们就想建宜万铁路(前身是川汉铁路),试分析当代宜万铁路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宜万铁路的成功修建,说明制约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4)根据材料二分析宜万铁路选择“越岭线路”方案的原因。

(5)你认为小张下火车后可以按照他原来的计划步行回家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