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分材料一  2004年7月10日,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访问台湾,中国政府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抗议。新加坡领导人访台,将不可避免地对中新关系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一项并不为国人所熟悉的泰国“克拉运河计划”将有可能进入决策层的视野。

材料二  新华社雅加达2O04年12凡26日电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当地时间26日8时左右发生近40年来世界上最强烈的地震。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波及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缅甸、马尔代夫等国。在遭到海啸袭击的各国中,距离震中以西约1600km处的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受到的破坏最为惨重。

材料三  下图是以马六甲海峡为中心的地图

读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马来群岛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

(2)

此次海啸由地震引发,除此以外,海啸还可由________________引起。此次海啸损失惨重,对受灾各国冲击最大的是________业。遭受海啸袭击国家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

(3)

“克拉运河计划”是指在泰国克拉地峡处挖掘一条沟通安达曼海与泰国湾的运河,克拉地峡地处________板块,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

(4)

“克拉运河计划”需要耗资约250亿美元,数额巨大,单凭泰国自身力量难以承担,泰国一直在争取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建。泰国为何积极筹建“克拉运河”?

(5)

日本和新加坡两个国家,谁会对此计划持积极支持态度?为什么?

答案:3.亚欧;
解析:

(1)

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2)

火山爆发,大风,旅游,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4)

a、建设期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运河建成后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c、提升泰国的战略地位

(5)

原因:a、缩短石油运输路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b、增强石油运输的安全性。

c、提高其在东南亚地位的影响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日本新舄当地时间2004年10月23日17时56分左右发生里氏6.8级地震,地震至少造成21人死亡,2000人受伤,591栋住宅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05年10月8日8时52分,一场里氏7.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南亚次大陆的城市和村庄,造成8万多人死亡,250万人无家可归,地震的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以东约95公里,震源距地表约10公里。据此回答各题。

地震

A.不属于地质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自然灾害                     D.不属于自然异变

材料中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2005年南亚大地震造成8万多人死亡,成为南亚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震中位于人口稠密区                   B.震源浅 

C.震源深                               D.发生在晚上无法躲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  挪威将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UNDP)的两个项目提供6 000万克朗的资助,并且还准备为另外一项专项雨林基金提供7 000万克朗。

根据巴西官方数据,在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间,有27 429平方千米的亚马孙雨林受到了毁坏。

在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间,在当局采取措施保护这些雨林后,森林砍伐的速度降到了9 600平方千米/年。

材料二 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

(1)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

A.调节全球气候                             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调节全球水平衡                           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

(2)材料二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

(4)材料二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__________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__。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5)面对雨林当前形势,首先应该把__________放在首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2004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图见答题卡):(共20分)

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5年1月6日我国第13亿个小公民于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使中国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从1970年的33.43‰下降到2003年的12.41‰,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6.01‰。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二十世纪末把中国人口控制在13亿以内的目标推迟四年到来。

材料二: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 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压力和传统工业调整催生出大量再就业人口,另一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却在闹“民工荒”。

材料三:上海市连续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004年调整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其中B低谷的出现的产生原因是          ,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         

(2)材料中提及到“后人口转变时期”和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      (人口再生产类型),其特点是      。“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是指            

(3)分析说明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的原因?

(4)“未富先老”说明了什么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会带来哪些问题?

(5)上海市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口负增长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调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 D.社会经济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