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2011年6月9日消息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8日公布,《规划》将国土空间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和禁止开发四个区域。《规划》确定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优化开发区域。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B.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C.矿产资源贫乏 D.水资源短缺
2.目前,珠三角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其部分产业由珠三角地区转移到长三角地区,这是因为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地区( )
A.气候条件优越 B.吸引海外华侨投资的几率高
C.科技水平高 D.矿产资源贫乏
3.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中村”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城市重要的功能区之一
C.城市规划与管理不合理引起
D.城市规模大引起的
1.D
2.C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环渤海地区主要包括辽中南地区、京津唐地区和山东半岛经济区等地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该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少,酸雨等问题少;该区域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该区域人口众多,工农业比较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短缺,故选项D正确。
2.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找出二者的区位优势差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与气候条件基本无关;两地区矿产资源都比较贫乏;珠三角地区位于广东省,是著名的“侨乡”, 吸引海外华侨投资的几率高;长三角地区形成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故选项C正确。
3.“城中村”现象是城市化发展中过度向周边扩张,而城市内部建设滞后的表现,是城市规划与管理不合理引起,是城市化发展中的问题之一。随着合理的城市、区域规划的实施,“城中村”现象将逐渐消失,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一上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下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S代表地面,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处气压比F低 B.E处气温比H处高
C.G处因遇冷形成高压 D.H处因受热气流上升
2.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G-赤道低压带 B.H-副热带高压带
C.②-信风带 D.④-西风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图(下图),回答:(16分)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产业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效益低下,还带来了严重的_________问题。(4分)
(2)从图中可以读出山西省的三条产业链形成还利用本省____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 这三条产业链都以______________为出发点。(6分)
(3)山西省能源开发有哪些有利条件?(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师范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右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甲、庚 B.丙、庚
C.乙、丁 D.戊、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淮北师范附属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 )
A.青海 B.陕西
C.宁夏 D.新疆
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不合格的是( )
①开采矿产 ②生态移民
③合理载畜 ④大量抽取地下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江淮十校高三八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推断( )
A.目前北美洲平均城市化速度最慢
B.亚洲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C.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呈正相关
D.非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城市化可能会导致( )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雨季地表径流减少
C.土地的质量改善
D.城市热岛现象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巢湖四中、庐江二中高二上联考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增长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工业基础雄厚,产值高 ②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③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④良好的区位条件
⑤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⑥煤、石油等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3.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原因是( )
A.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迁往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
B.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扩大市场规模转变为追求降低成本
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腹地较大
D.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都处于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光照时间长 ③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