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1为中亚区域图,图2为甲湖水位变化情况(a、b、c表示不同季节的水位),读图回答(16分)

                      图1                            图2

(1)影响甲湖水位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是      ,表示甲湖夏季水位的字母是    ,甲湖中地势最和缓的       处(填数字)。(3分)

(2)比较乙地和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4分)

(3)说明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4)说出甲湖近年来面积萎缩的原因。(3分)

 

【答案】

 

(1)气温;a ; ③处(每空1分,3分)

(2)乙处:灌溉农业 (2分)   丙处:山地畜牧业(2分)

(3)夏季热量丰富,日常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6分)

(4)入湖的河流流经地区人口增长,灌溉农业面积扩大,生活生产用水增加,导致入湖的水减少。(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中的经纬网或河湖分布特征判断该湖为咸海,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上游帕米尔高原及山地上的冰川融水补给,影响因素主要是气温,夏季气温高,冰川容水量大,湖水位高;同一时期湖水面边界(海拔相等)可视为某条等高线,③处等高线稀疏,所以地势最和缓。

(2)乙处位于图兰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有阿姆河等河流经过,提供灌溉水源,使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丙处位于高原山区,山地草场,以畜牧业为主。

(3)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夏季,太阳高度较大,昼长长——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4)湖泊萎缩,说明注入的水量减少,主要从人为原因分析,该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系少年,农业灌溉用水主要取自注入该湖的阿姆河和锡尔河,由于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增加,灌溉农业面积也相应增加,生活生产用水量增加导致上游河流来水量下降。

考点:水文特征分析、农业区位条件判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南省华容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干线全长4895千米,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计划于2011年前全线贯通。
材料二 图12为某区域能源调配图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 ________电为主,_______电为辅。(2分)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主要原因是哪些?(2分)
(3)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2分)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
C.矿产资源在区域间的不可流动性
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
(4)“西气东输二线”的实施对广州的重要意义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东省日照市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中亚与我国山水相连,是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目前我国已成为该区域最大贸易伙伴。下边左侧为中亚略图,右图为MN两地气候资料。

1说明 MN两地气候差异及成因。(8)

2棉花为该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分析该区域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8)

3简述中国成为中亚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吉林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河流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空间之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材料二  图甲为中亚某河流流域图,图乙为西伯利亚某河流流域图

(1)请比较图中两条河流汛期出现的异同?并简述其形成原因是什么?(10分)

(2)请比较图中两个区域农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湖南省华容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干线全长4895千米,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计划于2011年前全线贯通。

材料二  图12为某区域能源调配图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电力构成以 ________电为主,_______电为辅。(2分)

(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优质的晋煤,主要原因是哪些?(2分)

(3)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2分)

A. 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B. 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

C. 矿产资源在区域间的不可流动性

D. 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

(4)“西气东输二线”的实施对广州的重要意义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