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 ”,完成小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专题训练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和地理信息技术(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分)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分)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分)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分)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四交通(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图甲为上海港主港区位迁移示意图。图乙为长江下游大通站1998~2008年输沙量变化图。
(1)简述1998~2008年长江大通站输沙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并解释主要原因。
(2)说明上海港主港区位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人口(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及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4年7月10日在武汉纪念“世界人口日”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在上海、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未富先老”现象,在中西部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小孩”“留守家庭”等现象。
材料二 见下图。
(1)从中国人口金字塔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A、B、C三个明显低谷,试简要说明其中B低谷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要描述材料一中提到“后人口转变时期”的人口增长特征是什么?(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描述)并指出当前我国人口的增长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五人地协调发展(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内涵图。图中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模式。据此回答小题。
1.对Ⅰ~Ⅳ所示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 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2.图中所示模式与目前非洲国家状况相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九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冬春季节,频繁南下的冷气团造成有些地区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 ℃,而上层气温仍然高于0 ℃,使得上层云中的水滴一直保持液态。雨滴落入近地面空气层后冷却,并在较冷的地表物体上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气象学上称之为“冻雨”。据此回答小题。
1.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危害程度最重的省份。下列关于其自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贵州省气旋活动频繁,阴雨天多
B.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气温低
C.冬季,贵州省处在昆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阴雨天多
D.河网密布,水汽充沛
2.下列属于冻雨的主要危害的是( )。
①路面结冰,影响交通 ②输电设施结冰,电线被压断,影响输电
③危害越冬作物生长,导致农业减产 ④树木被摧毁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十七区域环境建设和资源综合开发(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黄河中游地区支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据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发挥了哪些巨大作用。
(2)读图分析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五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正确说法是( )。
A.该山最可能位于15°N附近
B.1月份在38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年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9单元人口与环境(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消息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 339 724 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 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男性占全国总人口51.27%,女性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据此回答小题。
1.材料中没有涉及的人口要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性别比
C.人口总数 D.人口年龄结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年增加7 390万人,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B.我国人口性别比趋于不合理
C.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D.男性增长速度和女性增长速度完全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