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丙处先看到日出
B、甲处河流向南流
C、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
D、乙处降水量远远大于丁处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甲在西部,丙在东部,两地的纬度差不多,所以丙先看到日出.河流从高处流向低处,河流所在的地区的等高线的特点是等高线向海拔较高的地区凸出,所以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图中甲处的河流是自南向北流.根据等高线判断乙在河谷地区,丁在山脊处,所以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乙处是背斜构造,丁处是向斜.此图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丁在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丁的降水比乙多.
解答: 解:A、甲在西部,丙在东部,两地的纬度差不多,所以丙先看到日出,故不符合题意;
B、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因此图中甲处的河流是自南向北流,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等高线判断乙在河谷地区,丁在山脊处,所以乙处比丁处流水侵蚀作用强,故正确;
D、此图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丁在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丁的降水比乙多,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区别背斜和向斜的岩层新老关系,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题,此图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11月第30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赴南极考察,并建立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东经76°58′,南纬73°51′).途中“雪龙”号获悉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客轮在南极被浮冰困住随即赶往营救.读“南极轮廓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1~2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
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处洋流的流向与性质是(  )
A、西北寒流B、东南暖流
C、东南寒流D、西北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
材料二:相关研究表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有来自于祁连山北坡的碎屑物质.
材料三:在内蒙古地区,“沙草有机模式”就是在沙漠当中种植沙生植物,在绿化沙漠的同时,有机草料用于饲养,产品为牛奶及各种奶制品,牛粪还肥于土地,种养结合.
材料四:黄土高原农业广泛选择地膜覆盖技术,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生长、防风沙,减轻病害的作用等作用,但地膜覆盖栽培中也有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地膜的残存碎片影响较大.
材料五:A省果农利用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果园中树盘、树行.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再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叙述祁连山北坡的沙土被搬运到黄土高原的过程.
(2)据材料三,对于“沙草有机模式”,你认为是否该大力发展?说明理由.
(3)据材料四,试判断残膜可能有哪些不利影响.
(4)为什么覆草应避开2~3月份?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1959~2009年秦岭山地1月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8~9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据图女运动员身影的相对方位,判断此时她可能跑到赛程(  )
A、5.0公里附近
B、18.5公里附近
C、40.3公里附近
D、41.7公里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