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与④两行形成时间相同
B、N岩浆活动比④早
C、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D、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
分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根据岩层的分布判断岩浆岩覆盖了图中的沉积岩,因此该地是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岩浆岩.从N的上部岩层的形状分析应该是火山喷发形成,后经外力的作用被黄土覆盖.而④是后来发生的岩浆活动,侵入到上部形成侵入岩.所以N岩浆活动比④早.因此N顶部是喷出岩,有气孔构造.而④的顶部岩层是侵入岩,结构致密,硬度大.图中的大部分岩层具有层理构造,是典型的沉积岩,所以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都是沉积岩.
解答: 解:A、从N的上部岩层的形状分析应该是火山喷发形成,后经外力的作用被黄土覆盖.而④是后来发生的岩浆活动,侵入到上部形成侵入岩,故不符合题意;
B、从N的上部岩层的形状分析应该是火山喷发形成,后经外力的作用被黄土覆盖.而④是后来发生的岩浆活动,侵入到上部形成侵入岩.所以N岩浆活动比④早,故正确;
C、从N的上部岩层的形状分析应该是火山喷发形成,后经外力的作用被黄土覆盖.因此N顶部是喷出岩,有气孔构造.而④的顶部岩层是侵入岩,结构致密,硬度大,故不符合题意;
D、图中的大部分岩层具有层理构造,是典型的沉积岩,所以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都是沉积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区别内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谷飞禽.据此完成1~2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
A、渭河平原B、汾河谷地
C、东非大裂谷D、长江三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望夫石的形成原因是(  )
A、人工建造
B、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其为飞来石
D、受到外力作用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地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表的方向移动
B、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
C、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
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图所示地貌名称是(  )
A、三角洲B、沙丘
C、冲积扇D、背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四纪冰期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冰川的主要发源地,冰层厚达20000米;冰川侵蚀力与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关,与河谷的宽度成负相关.北欧森林广布,木材资源丰富.早期,木材运输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运.主要依靠河水浮运(浮运从奏开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进行漂浮木材);另一种方法是陆运,木材的陆运指冬季用马拉木材在飘雪上滑行.
材料二: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如图)
(1)甲城市所在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2)在未修公路、铁路前,M国高纬度森林的木材运往河口加工厂采用浮运,试从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冰川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