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化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 1)生物、大气、土壤、水等( 2)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等;植物又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通过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生物的水分等。( 3)太阳能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了化学能保存在植物体内,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并保存在动物体内,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热量,将化学能变成热能释放到环境中。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这棵树要自养,必须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从土壤和大气中吸收水分,并从土壤和岩石中吸收矿物质:同时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又向大气中排放氧气和水汽,植物的残体进入土壤,植物的根系又改变岩石圈,这说明涉及到多个要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植物体分解后,又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 本题既涉及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又涉及到各圈层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移动,充分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注意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各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读“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些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化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陆地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区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如图示区域位于南印度洋,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海域位于非洲板块 B.②处海域位于印度洋板块
C.③洋流流向随风向而出现季节性改变 D.④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五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各类循环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该环流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
气压a地 (高于、低于)b地
气温a地 (高于、低于)b地
2)、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 是市区, 是郊区。
若该环流发生在白天沿海地区,则 是陆地, 是海洋:;
若该环流发生在夜晚山谷地区,则 是山地, 是谷地。
3)、若此图为冬季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
A.a为海洋 B.b为陆地 C.③为陆风 D.③为海风
4)、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则 ( )
A.a是城区,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2.若此图代表行星风系中的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则 ( )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两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 )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4.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面沿岸有沙漠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