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14小时30分 | 9小时9分 | 12小时 | 13小时13分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A.乙甲丁丙 | B.甲乙丁丙 | C.甲乙丙丁 | D.丁丙乙甲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故表格显示只有乙地,昼短夜长。
【小题2】除春秋分日外,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故根据表格四地的昼长,可计算其夜长,进而计算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小,即可判断纬度高低。
【小题3】昼夜长短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而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形成,故①③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点:①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②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与纬度高低的关系;③掌握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四地是沿30°纬线的4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读图后回答问题
【小题1】四条河流中,流程最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④与③ | B.②与④ | C.③与① | D.②与③ |
A.①河河口处因寒暧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 B.②河河口盛产棉花 |
C.③河河口潮汐现象世界闻名,潮差巨大 | D.④河河口附近石油资源丰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题。
【小题1】Q地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洋流 | D.地形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中亚局部图,回答各题:
【小题1】图代号所示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
①乌拉尔山脉;②乌拉尔河 ③伏尔加河
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⑧ | B.①③⑥⑧ |
C.③⑧ | D.①②③⑧ |
A.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粮食生产国 |
B.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
C.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
D.B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题:
【小题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种植园农业 |
A.刚果盆地 | B.四川盆地 |
C.塔里木盆地 | D.墨累—达令盆地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对象国(或地区)的变化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①所示国家或地区是:( )
A.日本 | B.韩国 | C.我国香港地区 | D.我国台湾地区 |
A.纺织、服装、电子装配 | B.机械、化工、电力 |
C.食品、电子、宇航 | D.煤炭、钢铁、汽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题。
【小题1】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 B.2月至4月 |
C.5月至7月 | D.8月至10月 |
A.蒸发旺盛 | B.河道弯曲 | C.地势起伏 | D.湿地调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题。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拉丁美洲 | 4.3 | 6.8 | 0.53 | 0.30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人类的影响不同。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在( )
A.采猎文明阶段 | B.农业文明阶段 |
C.工业文明阶段 | D.现代文明阶段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