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题。

指标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I(%)

50.02

41.14

44.48

45.49

47.16

49.69

56.32

U(%)

9.47

12.26

16.32

28.2

34.94

36.25

43.5

I/U

5.28

3.35

2.72

1.61

1.35

1.37

1.29

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 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 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C. 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 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省的I/U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但仍远大于0.5,表明城市化一直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山东省工业化水平发展很快,但是城市化水平发展缓慢,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城市是第二、三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化水平低,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土壤水分是陆地水循环过程的关键环节。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松树,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的土壤,成为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荒山造林首选的先锋树种。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土壤水分与下列水循环环节相关性较小的是

A. 降水 B. 地表水 C. 地下水 D. 水汽输送

2造成“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 林层结构单一,拦蓄降水能力减弱

B. 降水强度比以前增大

C. 放松了水土保持的管理

D. 红壤土质疏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曾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目前国家已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粮食大量过剩 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劳动力缺乏 D. 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3下列关于沼泽地开发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 B. 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

C. 沼泽地含水多,肥力低,不宜开发 D. 综合利用与保护沼泽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巨大,主要生活在soos以南、比较寒冷的环南极海域,产卵月份多为1-3月。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是许多经济鱼类、海豹、须鲸的重要食物来源,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有研究表明,尽管人类对南极开发力度加大,但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 价值不高B. 生态压力C. 成本过高D. 资源有限

2南极磷虾种群数量不减反增,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南极磷虾繁殖B. 人类捕杀极地生物使其天敌减少

C. 海冰融化拓宽了南极磷虾生存空间D. 水体富营养化促使浮游生物增多

3南极磷虾产卵期间

A. 极点太阳高度不变B. 极地高压势力增强

C. 极昼区内日出东南D. 南极极昼范围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9月16日,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简称“能博会”)在太原隆重开幕,第四届“能博会”提出了“绿色能源与转型跨越”的主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 露天开采 B. 矿区道路的铺设

C. 井矿巷道的建设 D.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山西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

A. 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 B. 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

C.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D. 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

3山西省改输煤为输电,给山西省带来的好处是

A. 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B.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 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 减少水资源需求,缓和用水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5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m3/s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 减小河流径流量季节变率 B. 增大河水含沙量

C. 减小降水变率 D. 增加降水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强度大 ②历时长 ③植被截流少 ④下渗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游牧是干旱草原地区通过移动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资源,以获取生活资料,并保持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每年十月哈萨克牧民就像候鸟一样,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向百公里外的冬季牧场迁徙,到了六月,又从冬季牧场向夏季牧场迁徙,这样的传统转场生活已经延续了近3000年。

与自然状态相比,说明冬季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页岩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新开发的天然气资源,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储量丰富.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将混有化学物质和沙子的水注入到地下页岩层,通过高压压裂岩石,同时用沙或其它物质支撑裂口,使页岩破碎释放出气体。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页岩气形成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地质环境是

A. 熔融环境B. 沉积环境C. 变质环境D. 侵蚀环境

2四川盆地页岩气开发的有利地理条件是

A. 河流众多,水源丰富B. 盆地地形,易于汇气

C. 历史悠久,技术先进D. 地处西部,地广人稀

3页岩气的大规模投入使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有利于减轻温室气体的排放B. 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比例

C. 有利于减轻雾霾的影响D. 有利于净化地下水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食用、药用菌,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松茸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好生于养分不多且比较干燥的林地,出土最适宜温度为12-20℃,且需要昼夜温差大,有雨水滋润、光照充足的环境,目前全世界不可人工种植。中国近年来鲜松茸生产出口量相对稳定在1000吨以上,有时还略有增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松茸品质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工采摘经验B. 技术创新手段C. 产地自然环境D. 松茸品种优劣

2近年来我国松茸生产出口量略有增长的原因是

A. 技术培育新品种B. 松茸开采量增加

C. 种植面积的扩大D. 市场需求的增大

3松茸出口量增长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A. 提高经济收入B. 降低产品价格C. 增加就业机会D. 优化产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