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0E,40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 ①所在的方格 B. ②所在的方格 C. ③所在的方格 D. ④所在的方格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动人口由14 439万人变为26 139万人。
(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描述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方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我国1953年和2010年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b图所示人口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a图表示1953年的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显著
D.b图表示2010年的人口结构,0~14岁男性多于女性
【2】从1953年到2010年,我国( )
A.人口增长模式不变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人口增长加快 D.劳动力日益短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江苏】Schools should be lively places where individuals are encouraged to _____ to their greatest potential.
A.accelerate B.improve C.perform D.develo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城(苏州)初复时,该(英因驻沪)领事等请由沪开铁路至苏,当经剀切禁阻……査铁路费繁事巨,变易山川,彼族亦知断不能允,中国亦易正言拒绝。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的信(1865年)
材料二
议铜钱、铁路,此两事有大利于彼,冇大害于我,而铁路比铜钱尤甚……洋人贪利无厌,志在必行……或谓用洋法雇洋人,自我兴办,彼所得之利,我先得之。但公家无此财力,华商无此巨赀……一时断难成议,或待承平数十年以后。
——湖广总督李鸿章奏折(1867年)
材料三
火车铁路利益甚大,东西洋均已盛行,中国阻于浮议,至今未能试办。将来欲求富强制敌之策,舍此莫由。倘海多铁舰,陆有铁道,此乃真实声威,外人断不敢轻于称兵恫吓。尚祈主持大计为幸。
——李鸿章致醇奈王的信(1883年)
材料四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北的格局为一变……至1911年,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筑的铁路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千米,仅占14%。
中国、美国、英国k路修筑情况统计表: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等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对修建铁路所持的态度。比较材料―、二,指出其变化之处,并概梏李鸿章两次建言的出发点。
(2)据材料三,指出李鸿章请求修建铁路的意图。据材料三、四,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呈现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晚清铁路事业发展对中国的主要影响,并分析李鸿章的意图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1922-1926年间苏联与外国资本家达成的租让合同数量变化示意图。图中的变化反映了
A.新经济政策最终遭到了废止 B.苏联转向对外来资本的排斥
C.苏联对经济建设模式的探索 D.西方加强了对苏联经济封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下列各题。
【1】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江苏】The university started some new language programs to _____ the country’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apply to B.cater for C.appeal to D.hunt fo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在图1中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字母) 、 、 。
(2)图1中②地为 气候,其分布规律是 。
(3)③、⑤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截然不同,③地气候特点为 ,原因是③地 ;⑤地气候特点为 ,夏季盛行 季风,冬季盛行 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