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济南(37°N)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有关林窗知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林窗(左图)主要是指林冠乔木衰老死亡或因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优势树种的死亡,从而在林地造成空隙的现象。它可以分为两类:①林冠林窗,指林冠层空隙下的林地;②扩展林窗,指除林冠林窗外,还包括其边缘到周围树木的树干基部所围成的林地。该小组选择晴天,到南部山区进行野外调查,调查时绘制了林窗示意图(右图),并获取林窗区域地理环境资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查当日正午时刻,兴趣小组成员测量获得结果Sd=H。该日最接近

A.雨水(2月19日左右)B.小满(5月21日左右)

C.秋分(9月23日左右)D.冬至(12月22日左右)

2右图中表示林冠林窗的是

A.SaB.SbC.ScD.Sd

3该小组研究表明,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

A.光照强度降低、温度降低B.气温日较差缩小

C.土壤的湿度增加D.土壤上层含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

1A

2A

3D

【解析】

1A、调查当日正午时刻,兴趣小组成员测量获得结果Sd=H,表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45°,该地纬度是37°N,可以计算太阳直射点纬度是8°S,太阳直射点每月移动纬度约8°,日期最接近霜降(1023日左右)或者雨水(220日左右),A正确。

B、小满(5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15.5°N,济南(37°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8.5°,不等于45°,B错。

C、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济南(37°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53°,C错误。

D、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济南(37°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等于29.5°,D错误。

故选:A

2A、右图中表示林冠林窗的是指林冠层空隙下的林地,对应图中的SaA正确。

BSbSc是林冠林窗到扩展林窗间的区域,B错误。

C、、Sc是林冠林窗到扩展林窗间的区域,C错误。

DSd是扩展林窗的范围,D错误。

故选:A

3A、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光照强度增大、温度升高,A错误。

B、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气温日较差增大,B错误。

C、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蒸发增多,土壤的湿度减小,C错误。

D、林窗变大会导致林窗区域受阳光照射时间季节变化增大,土壤上层含水量季节变化增大,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300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危险。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 遥感(RS)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数字地球

2利用此项技术可直接 (  )

A. 分析水灾损失 B. 获得矿床露头信息 C. 分析矿产种类 D. 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理事象具有图中a环节功能的是

A.长江B.塔里木河

C.我国的冬季风D.我国的夏季风

2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环节组合是

A.a→d→c→bB.b→c→a→d

C.c→a→b→dD.d→a→b→c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图中的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4)人类认识和掌握了客观规律,也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据你所知,人类减轻泥石流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________小、________小的特点。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______ “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颗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_________,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内部条件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南美洲小城乌斯怀亚依山傍水。春末部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沽白的雪山交相辉映,色调不同的各种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比格尔水道(海峡)和青山(森林)白雪(冰川)之间,水道对岸智利境内的雪山也历历在目,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

读乌斯怀亚的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的盛行风为

A.东风B.南风C.偏西风(西北风)D.东北风

2乌斯怀亚郁郁葱葱的山坡上最可能密布

A.落叶阔叶林B.常绿细叶林C.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

3比格尔水道波光粼鄰而不是巨浪滔天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风带,风力大B.受极地高压控制,风力小

C.海峡的狭管效应明显,风力大D.地处背风坡,风力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②C地附近有暖锋活动③d地的风力比e地大④ 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a和cB.c和dC.d和eD.a和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该区域内丘陵区每年因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12)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6)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中的“栈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开凿穿山隧洞。下图示意褒斜古道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运作用 D. 堆积作用

2】【2在甲地修路时,古人采取的对策是

A. 沿河成路 B. 陡峻盘旋 C. 岭横越垭 D. 险绝而栈

3】【3古代褒斜道修通的地理意义是

A. 乙地发展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B. 方便成都与长安间的钱粮运输

C. 连接了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 D. 增加通往汉中的交通运输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