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科技水平低
B. 投入劳动多,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C. 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
D. 水利工程量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湖南株洲第二中学高二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由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特别干燥,年降雨小于300mm ,气温年日较差大。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至中亚铁路沿线的广袤地区,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堆积 B.流水堆积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2.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我国与中亚国家发展铁路运输,体现的优势是
①修建总成本低 ②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③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④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近年来,中国高铁对外建设发展迅速,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成城市中央商务区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该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水资源较为丰富。读某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下列问题。
1.双塔灌区农业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势平坦 C. 昼夜温差大 D. 水资源丰富
2.为了在不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该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如下规划,最合理的是( )
A. 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B. 增加棉花种植面积
C. 增加瓜类种植面积 D. 增加蔬菜种植面积
3.双塔灌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①土地荒漠化 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③旱涝灾害频繁 ④水资源短缺
A .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结构,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①②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圈层属于内部圈层 B.②圈层密度最大
C.②③圈层属于外部圈层 D.③圈层厚度有8-18KM
2.铺路、建楼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来源于(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假设以北京为北极点(其余地球自转情况不变)的半球投影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北京的角速度是( )
A.约0°/小时 B.约15°/小时 C.约22.5°/小时 D.30°/小时
2.有关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方时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
C.自转角速度相同 D.做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是( )
A.生活污水 B.大气污染 C. 台风 D. 荒漠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保护该类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
A.排水开垦 B.实施退田还湖
C.建立保护区 D.发展滩涂养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下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河西走廊内的绿洲主要分布在
A.河漫滩平原 B.三角洲平原
C.山间河谷平原 D.冲积扇
2.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B.该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纵沙丘和横沙丘
C.该地区主要外力作用风力作用
D.抛物型沙丘分布区植被覆盖度低于横沙丘分布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2015年9月24日至29日台风“杜鹃”的移动路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杜鹃” (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D.由东南向西北风力递增
2.该台风( )
A.引发台湾以东洋面发生海啸
B.可用RS和GIS进行监测预报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广东造成的危害比台湾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