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易于雾霾天气形成的自然因素是


  1. A.
    雨雪天气
  2. B.
    尘埃颗粒多
  3. C.
    冷空气过境
  4. D.
    暖空气过境
B
试题分析: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空气中尘埃颗粒多的时候首先形成霾,如果空气湿度足够大,水汽就会就会凝结在尘埃颗粒上而形成雾,从而形成雾霾天气,大气稳定,则不利于空气对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当发生雨雪天气、冷空气过境、暖空气过境大气不稳定,空气上升,大气中的凝结核和水汽在上升过程中容易凝结降落到地面,使雾霾现象消失,故答案选B。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回答问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1. A.
    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2. B.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3. C.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4. D.
    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1. A.
    华南、西南地区
  2. B.
    西北、西南地区
  3. C.
    西北、华北地区
  4. D.
    东北、东南地区

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1. A.
    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2. B.
    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3. C.
    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
  4. D.
    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问题。


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1.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2.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3. C.
    科技发展水平
  4.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1.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2. 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3. 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4. 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日照效果、自然通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活区的环境质量。回答下列各题。


1.下图是不同经纬度的两座山,为了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在不同风向的坡面,建筑物布局合理的是


  1. A.
  2. B.
    ①③
  3. C.
    ②④
  4. D.
    ②③

2.建筑物的高度、间距、位置直接影响日照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 A.
    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小
  2. B.
    背阳坡上,坡度越小,建筑物间距越大
  3. C.
    向阳坡上,坡度越大,建筑物间距越大
  4. D.
    新建20层相同高度的两栋新楼,我国北方城市建筑物的间距比南方城市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结合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流域的开发应贯彻的方针应该是


  1. A.
    把矿产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
  2. B.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3. C.
    结合流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综合开发
  4. D.
    水能开发必须是梯级开发

2.影响黄河中游地区开发方向的最主要因素


  1. A.
    气候条件
  2. B.
    地形条件
  3. C.
    水文特征
  4. D.
    矿产资源

3.黄河上游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地势落差大


  1. A.
    ①③
  2. B.
    ①④
  3. C.
    ②③
  4.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


1.、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地所在的地区属于:


  1. A.
    亚热带
  2. B.
    热带
  3. C.
    季风气候
  4. D.
    大陆性气候

2..河流R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1. A.
    夏季降水
  2. B.
    春季降水
  3. C.
    深层地下水
  4. D.
    地下水

3..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1. A.
    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2. B.
    臭氧层空洞
  3. C.
    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4. D.
    中上游地区城市用水量增加

4..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1. A.
    温度下降
  2. B.
    温度升高
  3. C.
    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4. D.
    过量灌溉

5..协调本地区发展和环境之间关系的途径有:


  1. A.
    增加移民
  2. B.
    提高人口素质
  3. C.
    扩大耕地面积
  4. D.
    保育天然植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各题:


1.A城市钢铁工业发达,其主导因素是


  1. A.
    原料
  2. B.
    燃料
  3. C.
    交通
  4. D.
    市场

2.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A城市北侧山脉是贺兰山
  2. B.
    A城市附近河段的年径流量由西向东减少
  3. C.
    A城市附近的河段无结冰期
  4. D.
    A城市为呼和浩特市

3.B地区近几年来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产生构造地震    ③暴雨增多
④风沙危害加剧    ⑤土壤盐碱化加剧


  1. A.
    ①④
  2. B.
    ②③
  3. C.
    ③④
  4. D.
    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值线图”,数值a<b<c,据此回答问题。


1.假如是等压线,则 
①甲为槽线,乙为脊线
②甲为脊线,乙为槽线
③甲处天气晴朗
④乙处可能是阴雨天气


  1. A.
    ①②
  2. B.
    ①②③
  3. C.
    ③④
  4. D.
    ②③④

2.假如是等温线,甲区域为陆地,乙区域为海洋,则     
①此图为当地冬季等温线
②此图为当地夏季等温线 
③此时地中海沿岸多雨
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1. A.
    ①②
  2. B.
    ②③
  3. C.
    ①④
  4. D.
    ②④

3.假如是等高线,则             
①甲为河流走向
②乙为河流走向 
③甲为山脊线,乙为山谷线
④甲为山谷线,乙为山脊线


  1. A.
    ①②
  2. B.
    ①③
  3. C.
    ②③
  4.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1. A.
    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2. B.
    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3. C.
    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
  4. D.
    降水量<400mm,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2.关于甲、丙两地发展农业的叙述,最恰当的是


  1. A.
    水源:丙地比甲地充足
  2. B.
    地形:甲地比丙地更平坦开阔
  3. C.
    土地:甲地土层比丙地深厚肥沃
  4. D.
    灾害:丙地受台风影响比甲地大

3.乙地附近的经线所穿越的地区有


  1. A.
    喜马拉雅山脉
  2. B.
    热带季风气候区
  3. C.
    热带草原带
  4. D.
    澳大利亚东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