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完成题:

5.对控制全球气温变暖应负首要责任的国家是        
A.美国         B.中国         C.俄罗斯             D.沙特阿拉伯
6.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A.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           B.我国西北和中亚地区湿度增加
C.南极地区紫外线增多          D.高温杀灭大部分病菌,有利人体健康
5.A   6.A
美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全球变暖会使极端天气发生的几率变大,温带地区变得更干旱,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不利人体健康,紫外线增多是臭氧层破坏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有
①酸性气体排放量增加 ②臭氧层的破坏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④毁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
A.围湖造B.植树造林
C.利用太阳能取暖D.利用天然湖泊发展淡水养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大气臭氧低值范围变化示意图?
(1)臭氧低值范围逐年扩大的位置在_____极上空。?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来的_____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使大气_____层中臭氧分解。?
(3)大气中臭氧减少使到达地面的太阳_____辐射增加,其主要危害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
(2)目前,北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            ,“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       ,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12-13题。
2005年2月16日下午1时,《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然而,作为发起国之一的美国2001年宣布退出,理由是议定书对走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美国人口仅占世界的5%,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却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
12.下列关于大气温室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温室气体主要存在于大气平流层中
C.温室气体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D.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可能使地球上热量收支失去平衡
13.美国之所以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主要是保护本国的(  )
A. 软件和冶金行业          B.石油和汽车行业
C.宇航和钢铁行业          D.餐饮和汽车行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1-2题
小题1: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   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本性改变  
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小题2: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能源中,完全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风能、天然气B.生物能、煤炭、石油
C.风能、生物能、核能D.煤炭、石油、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右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人口密度较大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或海拔高D.植被覆盖率高
小题2: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B.开发利用率很高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在各地的更新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