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桥梁海底隧道全线贯通,这被誉为人类史上的超级工程震惊了世界。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通车后,珠海至香港将由现在的水路约1小时、陆运3小时以上,缩短至半小时以内,首次实现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对接,形成“1小时经济圈”。据悉,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中间段的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兴建港珠澳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政治C.技术D.经济

2港珠澳大桥中部有近7公里是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

A.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B.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节约建设成本,降低难度D.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3海底隧道两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 )

A.方便游人观景B.抵御地震台风C.方便游客休息D.利于桥隧转换

【答案】

1D

2B

3D

【解析】

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D正确;政治因素对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B错;科技为港珠澳大桥的修建提供了保障,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C;地形地质条件多为交通线路建设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A错,故选D

2海底隧道建设成本更高,难度更大,且采用该方式并没有缩短通行距离和时间,故AC错误;采用海底隧道能够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但不能避免,故D错误;海底隧道建设在珠江的主航道处,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故本题选B

3为方便游人观景,专门建有观景台,而不是人工岛的主要功能,A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为桥梁和隧道转换提供场所,D对;该大桥建设为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50多公里长,通过时间短,旅客不需休息,C错;整个大桥建设均需考虑抵御地震和台风,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B错,故该题选D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

一、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经济因素:资金保障、运输需求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沿线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客货运输量大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地区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一般交通线应尽可能连接更多的城镇和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和带动经济发展)

2、社会政治因素: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维持地区的稳定和繁荣等。如京九线、青藏铁路区位与此相似

二、科技条件——先进科学技术是保障,从而克服各种自然不利因素。

三、自然因素——基础因素/限制性因素

①地形地貌地质:

地形平坦——利于交通修建,工程投资少、工程量小。

地势起伏大、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地质不稳定。如断层发育,多地震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利于交通建设,工程量大、投资大。

线路应尽量沿山谷、河谷、平原等延伸,避开断层、泥石流、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并尽量少占用耕地。

②气候:多暴雨、暴风雪、洪灾、大风、台风等气象灾害——工程量大、投资大。

③水文:多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工程量、投资大。线路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避免跨河流少架桥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部(约1°W~13°W,27°N~36°N),素有“清凉国度”之称,其南部地区,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树干上,有的站在树枝上,有滋有味地咀嚼着树叶,呈现一幕“羊上树”的奇景(见下图),这种景象已经持续有400年之久。该树叫阿甘树,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生长缓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下列关于阿甘树习性或生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系发达,耐旱B.根系短小,需水量大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摩洛哥南部出现“羊上树”奇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羊是特殊品种,喜攀爬B.阿甘树承重能力强

C.气候干旱,食物短缺D.发展旅游业训练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的经济林木分布图,右图为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经济林木可能是( )

A. 柑橘 B. 枇杷 C. 苹果 D. 荔枝

2】下表中的栅格是记录 A 区域的海拔高度(单位:m),据此判断该河段的流向是( )

A. 由北向南 B. 由南向北

C. 由北向南,再由西北向东南 D. 由北向南,再由东北向西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粱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温,生长期适宜的温度为200C—30℃,温度偏低不利于生长:生长期充是的光照对高粱的生长发育具有主导作用。

材料二: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重阳投料;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

材料三: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这几万吨。因此茅台镇又有“中国第一酒镇”的美誉。目前茅台镇及周边、赤水河上游的环境,让人堪忧。

(1)简析茅台镇适宜高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

(2)长期实践证明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试分析茅台镇适宜酿制优质白酒的条件。

(3)说明近些年来,上千酿酒厂在茅台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

(4)随着酒厂数量的增加,茅台镇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此怀仁市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以国酒为代表的酿酒业后的又一支柱产业。你赞同还是反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每年阳历的6月5日前后。 “芒”字,是指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并开始收割;“种”字,是指谷黍(谷—稻谷,黍—小米黄米)作物的播种。下图为主要节气对应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省份“芒种”现象最明显的是

A.四川B.辽宁C.台湾D.江苏

2“芒种”期间,上述地区每天的日出时间

A.B.先提早后推迟C.推迟D.先推迟后提早

3“稻套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所谓“稻套麦”,就是在水稻收割前5-9天就将小麦种子播撒到田中, “稻套麦”的最大好处是

A.可以抢种,延长生长期,提高小麦产量B.稻田给小麦提供养分,减少化肥使用量

C.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避免麦苗缺水死亡D.利用稻秧遮阴,避免强光晒伤幼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的最后一天,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供电照明系统施工顺利完成并全线亮灯。历经6年筹备、8年建设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的主体工程如期具备通车条件,符合工期计划目标。港澳台媒体评价说,作为横跨粤港澳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不仅让三地进入“一小时生活圈”,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也将助力形成旅游新形态,制造观光新景点。下图为港珠澳大桥示意图、桥塔造型和夜景灯光照片。

请设计港珠澳大桥旅游的可行性项目,并指出港珠澳大桥旅游管理应该注意的事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下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 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 ①处和B. ①处和C. ②处和D. ②处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急流段相对高差为30m,则图中甲地与丙地高差约为

A. 200m B. 230m C. 280m D. 300m

2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4时到达甲处,此时下列现象一定会发生的是

A. 发现太阳位于乙地方向 B.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 看不到海边丙处游人 D.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北漂流

3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呈现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的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A. 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 B. 河流流速变化大

C. 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 D. 降水少,流速慢,沉积作用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