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3.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B.C.D.

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解答 解: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的反射作用或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全球变暖的热力原因为:温室气体吸收地面辐射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补偿给大地,使近地面气温升高,图乙中④为大气逆辐射.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题目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营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营销的城市分别是(  )
A.北京B.拉萨C.上海D.重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甲地(  )
A.气候温暖湿润B.河川冰封未开C.草木葱绿茂盛D.驯鹿大量北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到达该地区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
A.红外线波段B.紫外线波段C.可见光波段D.X射线波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此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20°,而当乙地物影朝正比,北京时间恰为10时,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是30°,则乙地位于(  )
A.(70°N,90°E)B.(80°N,150°E)C.(70°S,90°E)D.(80°S,150°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减少污水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面积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越低,陆地所占的面积比例越大
B.纬度越高,海洋所占的面积比例越大
C.北半球陆地所占面积比例比南半球大
D.高纬度地区,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我国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城市是(  )
A.沈阳B.长沙C.乌鲁木齐D.合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若该模式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②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C.③代表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D.④代表径流输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