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
(2)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 ,原因是 。
3.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_ ___、 、 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
6.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
A. 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B. 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C. 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D. 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
E. 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F. 赶快进入电梯下楼
G. 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汶川地震的震中、震源示意图”和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北京时间2008年
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约31°N,103.4°E),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处地震多发地区。截止18日14时,汶川地震涉及四川西部13个市县,几十个乡镇,波及相邻省区,共造成32477人遇难,220109人受伤,殃及4000多万人口。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说,世界上的地震大多集中在岩石圈板块交界处,汶川地处我国龙门山构造带,从世界上大的板块构造单元看,汶川地震时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
2.地震发生时,震中区人们感到地面震动的情况是 ,原因是 。
3.此次地震灾害显示出自然灾害的_ ___、 、 和群发性等主要特点。
4.从图中可以看出,汶川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强烈地震发生时,容易引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次生灾害,这一方面会引起更多的人员伤亡,另一方面会造成道路受阻,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5.此次汶川地区的最大地震烈度达11度(标准为: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左右,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情况等。
6.当大地震突然发生时,正确的避震做法是( )
A. 躲在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上
B. 选择躲在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C. 蹲在内墙的墙根、墙角
D. 坚固的家具附近,甚至是桌、床下
E. 用手护住头、颈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F. 赶快进入电梯下楼
G. 躲在室外大型广告牌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5分)阅读图8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图8
清朝末年,涪陵商人邱寿安通过长江水运,将自家腌制的咸菜销往各地。这种咸菜就是我们熟悉的榨菜。青菜头是制作榨菜的主要原料。涪陵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青菜头的生产。青菜头的生产环节和气候条件见下表:
生产环节 | 生产时间 | 气候条件 |
播种 | 9月 | 20~25℃,较湿润 |
育苗、移栽 | lO月 | 16—20℃ |
生长 | 10月~次年2月 | 6~15℃ |
收获 | 3月 | 阴晴少雨 |
晾晒、加工 | 4月一6月 | 晴朗少雨 |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涪陵种植青菜头有利的气候条件。(9分)
(2)全国榨菜的三大集散市场为上海、汉口和宜昌。试分析三大市场共同的区位优势。(4分)
(3)2010年,重庆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争取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962项,得到超过10亿元的项目资金。简述重庆市吸引项目资金的区位优势。(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