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 海拔高,距太阳近
C.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大 D. 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2.
A. 乌鲁木齐 B. 济南 C. 杭州 D. 北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涞水波峰中学高三12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西部某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澳大利亚西部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为( )
A.地形 | B.太阳辐射 |
C.洋流 | D.海陆分布 |
2.乙地周边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与其成因相似的渔场是( )
A.北海道渔场 | B.北海渔场 |
C.纽芬兰渔场 | D.秘鲁渔场 |
3.甲、乙、丙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
A.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黄陵中学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右面四个半岛,完成下列各题。
1.四个半岛分别是( )。
A.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亚平宁半岛
B.巴尔干半岛、朝鲜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斯堪的那维亚半岛
C.亚平宁半岛、朝鲜半岛、雷州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D.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雷州半岛、、巴尔干半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外,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3.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针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黄陵中学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德干高原上1月份的风向( )
A. 西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黄陵中学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
A. 澜沧江 B. 怒江 C. 红水河 D. 雅鲁藏布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中牟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 )
A.加强天气预报
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
C.发展耐旱农作物
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
2.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
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
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赤道上产生的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年每天都是昼夜平分 B. 每天太阳高度均最大
C.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D. 自转角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