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小题1: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B.俄罗斯
C.西亚D.乌克兰
小题2: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缺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D.保证能源安全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1:由图示二线管道输入方向来看,可能成为主要起源地的是中亚,中亚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小题2: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减排降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6年三次产业构成及GDP值,①、②、③最有
可能的省是
A.黑龙江、四川、海南B.海南、浙江、黑龙江
C.浙江、四川、黑龙江D.黑龙江、浙江、海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

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产业活动的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的是
A.大型百货商场B.钢铁工业C.甘蔗制糖厂D.石油开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25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以下关于这三项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西气东输工程既是资源调配工程,又是交通建设工程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重要措施
C.西电东送的发电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
D.三项工程都经过了沪宁杭工业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7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17~18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小题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 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
B.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调入能源资源
D.输人传统工业制成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13~17题。

小题1: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小题3:②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小题4: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C.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
D.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
小题5:②线工程途经我国最大能源输出省(市),该省(市)是(  )
A.上海市 B.山西省C.陕西省D.青海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9月10日发表了《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图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我国2000~2009年就业人员从事产业的比例变化趋势图。读图,回答33~34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均衡
B.我国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最多
C.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例将继续降低
D.我国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小题2:下列关于导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C.农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耕种单位面积耕地所需劳动力减少
D.我国长期以来不重视第一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有一广东商人,早期是从下图中乙地贩运蔬菜去甲地销售,第二阶段他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然后再销往甲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第一、二阶段相比,第二阶段广东商人收益增多,主要原因是 (   )
A.技术优势B.运输优势C.成本优势D.劳动力优势
小题2:如果该商人主要经营反季节蔬菜,则甲乙可能是   (   )
A.上海、黑龙江B.上海、浙江C.广东、云南D.北京、云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