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2

 
图2是经纬网局部图。M时刻,甲地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读图完成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为

 A.4点            B.7点            C.8点            D.11点

4.M时刻后的一周时间内,若甲地日出时,乙地已经日落,则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 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 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 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图2为“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3为“沿图2中某剖面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图2

图3

1.图3所示地形剖面是沿图2中的哪条线段所作

A.ab               B.cd               C.ef               D.gh

2.为了加强图3区域各聚落之间的联系,最需要完善的交通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道:“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如图1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图2)。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

(2)图2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图;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________。(4分)

(3)简述图1图2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 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 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 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辽宁省大连协作体高一4月月考地理卷2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图1                              图2

(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发展到图2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图1所示城市发展到图2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哪两个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