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是日本海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南下冷空气经常交锋区域。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的深山老林里(如左图),受山区小气候影响,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深达2米,号称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称为“中囯第一雪乡”。林场工人原来居住的小木屋叫做“木刻楞房”(如右图)。木刻楞房是俄罗斯式典型民居,全为纯木结构,斧刻而成,有梭有角,非常规范整齐。在全省实行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场内的人们利用原有住所搞起了冰雪旅游。
材料二:【游记】木刻楞房,美轮美奂,宛如童话世界,它给人们以精致和恬静的感受,产生一种磁力,获得异国情调的美感。每当路过木刻楞房时,您会不得不去欣赏,或者要站在那里多看上几眼,以饱眼福。
(1)分析双峰林场成为中国雪乡的自然地理原因。
(2)结合自然环境特点,简述“木刻楞房”具有的优点,并说出“木刻楞房”在发展雪乡旅游中的作用。
(3)说明双峰林场经济转型的意义。
【答案】(1)位于我国东北(冷暖空气经常交锋区),多锋面雨;又地处山区,多地形雨;离海洋较
近,受海洋影响大,水汽更丰富,雪量更大;位于中(高)纬度山区,气温低,降雪时间长且不易融化,积雪深厚 (2)优点:防寒保暖;结实耐用,价值:既可以作为客房接待(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又是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 (3)解决传统林业面临的资源危机,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可减少森林砍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森林资源保护
【解析】整体分析:双峰林场成为雪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雪量、积雪厚度、时间分析。“木刻楞房”是俄罗斯式典型民居,优点是防寒保暖,结实耐用,与当地气候、森林环境相适应。双峰林场经济转型,即林场的人们利用原有住所发展冰雪旅游。
(1)双峰林场成为雪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降雪量、积雪厚度、时间分析。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的深山老林里,属于季风区,在我国东北冷暖空气经常交锋区,多锋面雨。受山地地形抬升,多地形雨。离海洋较近,受海洋影响大,水汽更丰富,雪量更大。位于中纬度山区,气温低,降雪时间长且不易融化,雪期长达7个月,积雪深达2米,积雪深厚。
(2)“木刻楞房”是俄罗斯式典型民居,具有的优点是防寒保暖,结实耐用,与当地气候寒冷、木材丰富的环境相适应。价值是既可以作为客房接待游客,成为旅游基础设施,同时又是一道独特的旅游风景。
(3)双峰林场经济转型,即林场的人们利用原有住所发展冰雪旅游。有利于解决传统林业面临的资源危机,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可减少森林砍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森林资源保护。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4.0”时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性、标准性工作逐渐由机器人替代,工业能耗将会受到更多重视。下图为我国2013~2015年各行业能源消耗状况统计图(单位:万吨标准煤)。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工业4.0”冲击最大的工业类型为( )
A. 技术导向型工业 B. 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市场导向型工业
【2】从我国2013~2015年各行业能源消耗中可以看出( )
A. 能源消耗总量涨幅逐渐变大 B. 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C. 机械制造业开始关注节能减排 D. 制造业受“工业4.0”影响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周围山坡环绕的山谷或盆地中,周围山坡上的冷空气向谷底注泻,并在谷底沉积继续辐射冷却,形成所谓“冷湖”。而在坡地上,气温相对较高,形成所谓“暖带”。下图是我国某山地1月份不同坡向极端最低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Ⅰ、Ⅱ为极端和平均最低气温)。回答下面小题。
【1】该山可能是
A. 长白山 B. 太行山
C. 贺兰山 D. 武夷山
【2】属于该山地西北坡向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关于该山地“冷湖”和“暖带”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山地西北坡近地面附近地区全年会出现“冷湖”现象
B. 该山地在“冷湖”现象出现地区向上气温是递增的
C. 该山地“暖带”中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霜害较轻
D. 该山地西北坡,1月份在300m附近高度出现“暖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在干早半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风积物。严格意义上讲,黄土并非土壤,而只是富含矿物元素的成土母质(指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破碎后形成的松散碎屑物,仅能满足一些低等植物生长)。在湿润环境条件下低等植物不断新陈代谢,当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才形成土壤。
黄土塬是指黄土高原上顶面平坦、四周陡峭、覆盖黄土的高地。董志塬位于甘肃东部,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塬,也是我国历史上周王朝和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在地质历史上黄土开始堆积之前,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山脉就已经形成,其中兰州一带为盆地,董志塬一带为地势较高的台地,目前这两个地带都覆盖着深厚的黄土。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及董志塬的位置。
(1)说明大气环流、地形因素对董志塬形成深厚黄土堆积的影响
(2)分析与兰州一带相比,董志塬黄土厚度的特点及成因。
(3)调查发现,董志塬地下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多次交替出现,试推测形成该现象。
(4)分析黄土在董志塬形成农耕文明发祥地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压:P甲 = P乙 B. 气压:P甲 = P丙 C. 气压:P乙 = P丁 D. 气压:P乙 P丙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气流上升 B. 乙处气流下沉
C. 低空甲乙间为西北风 D. 高空丙丁间为东南风
【3】关于乙地近地面气候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气候分布:欧洲西部
C. 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气候特征:气温年变化小,冬不冷夏不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列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甲、乙两省份2008年旅游业数据统计表。
(1)简要分析甲省旅游资源相对于乙省的比较优势。
(2)简要分析乙省旅游业比甲省收入高的主要原因。
(3)某中学生全家想在暑假自驾车去甲省西部旅游,应注意哪些旅游安全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对环境的影响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热带雨林地区的土壤比较贫瘠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不足 ②降水多,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多
③枯枝落叶分解缓慢,释放养分不足 ④热带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雨林大面积被毁可能造成的后果有( )
A. 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 厄尔尼诺现象频发
C. 流经雨林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变化不大 D. 太阳活动频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 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 补充气源
C. 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D. 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 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 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 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 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
A. 欧洲 B. 俄罗斯 C. 新加坡 D. 日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同比上年年末增加828万人,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概述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农村和城市分别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青海省2000 年和2010 年人口数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