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重庆钢铁公司启动了搬迁计划,整体从主城区搬迁到长寿新区。
材料二 图示左图为“重庆市地形图”,右图为“重庆市主城区略图”。
(1)描述城市重庆市的地理位置。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长江AB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3)说明2007年重钢搬迁对重庆主城区的积极意义。
【答案】(1)①城市重庆位于北半球亚热带;②位于我国西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上游; ③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2)①水量大,流域面积广大或支流多。②汛期为夏讯,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处于我国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③水流湍急,水能丰富,流经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很大,河流落差大。
(3)①提高环境(空气)质量;②为商贸绿化高新技术产业等提供土地资源;③缓解交通压力。
【解析】
该题考查了城市区位、河流水文特征和解决城市化问题的措施,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1)描述城市重庆市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经济、地形等特殊地理事物相对位置来描述。重庆市位于30°N附近,属于北半球中低纬度亚热带,位于我国内地西南部,从地形等特殊地理事物来看位于四川盆地东部,长江上游,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流速、汛期、含沙量、冰期等方面进行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受地形、气候、植被等要素的综合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长江AB河段位于长江上游,处于我国四川盆地,流经山区,地势高低起伏很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丰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年降水量大,汛期为夏汛,水位季节变化大;流域内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大。
(3)重钢原来在主城区,钢铁冶炼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同时对水源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将重钢从主城区迁往长寿区可以提高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为商贸绿化高新技术产业腾出土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同时还可以缓解交通压力。
水文特征要素 | 特征描述 | 影响因素 |
水位、径流量 | 水位:(夏/冬)季水位高/低、水位季节变化大/小 径流量:年径流量大/小、(夏/冬)季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 | 取决于补给类型及流域面积 ①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量的多少决定 ②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大,一般流量大 |
汛期 | 汛期出现在夏季/春季(冬季)、汛期时间长/短、出现几次汛期 | 河流补给类型 |
含沙量 | 大/小 | 植被覆盖情况、土质状况、地形坡度、降水强度和人类活动 |
结冰期 | 有/无、长/短 | 最冷月均温<0℃有结冰期。低温时间长,结冰期长 |
水能蕴藏量 | 大(丰富)/小(不足) | 地形落差、径流量 |
河流航运价值 | 大/小 | 地形、径流量、结冰期、含沙量 |
河流凌汛 | 有/无 | 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江西婺源油菜花极具美誉和盛名,每年都能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2019年3月初进入花期,花期30天左右,3月中旬是到婺源赏花的最佳时间。婺源油菜花为人工梯田种植,主要分布在江岭、篁岭一带。篁岭是一处原生态的古村落,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9年婺源油菜花进入花期4个月后,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伏尔加河流量最大B.索马里附近海域渔场渔获量大
C.长芦盐场晒盐忙碌D.非洲野生动物向南迁徙
【2】“篁岭晒秋”曾入选中国最美乡村符号,“晒秋”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利于提高知名度B.利于传承民俗习惯
C.利于农作物存储D.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2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1】引起3月5日至12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B.
C.
D.
【2】【2】与3月5日相比,有关3月9日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大气污染现象减轻
B. 大气辐射增强
C. 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D. 不利蔬菜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由( )
A. 反气旋造成B. 气旋造成
C. 冷锋造成D. 暖锋造成
【2】这次降水的形成原因是( )
A. 气流下沉造成
B. 气流对流上升造成
C. 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造成
D. 暖气团被迫抬升造成
【3】此系统易造成( )
A.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 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引以为豪的“超级工程”。大桥连接香港大屿山、澳门半岛和广东省珠海市,全长50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长约7公里。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了一个人工岛,为减少大自然或人为的影响,两个人工岛周围排放了石墩形成陡坡,坡面延伸至海面下,海面下坡度减小形成浅滩。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工岛周围堤岸修筑成陡坡的主要目的是
A.减弱海浪侵蚀B.避免船只撞击
C.防止海水倒灌D.减小遂口风速
【2】人工岛附近设置浅滩的主要目的是
A.减弱海浪大小B.避免船只撞击
C.利于生物栖息D.防止潮涌深入
【3】珠港澳大桥建成后
A.使各城市职能完善并趋同B.加快沿途地区的经济发展
C.促进区域经济政策一体化D.为产业转移提供更多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B.甲地多洪涝灾害
C.乙地为季风气候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2】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加工业B.麻纺织工业C.棉纺织工业D.电子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2000年和2010年京津冀地区人口流动类型区划分,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京津冀地区( )
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人口分布趋于集中
C.人口流动活力减弱D.京津人口占比下降
【2】为缓解压力,优化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合理措施是( )
A.加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B.不断完善北京城市服务功能
C.将京津产业大量转移到河北D.推动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山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R1为引水管道,R2、R3为河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山与某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25米 B. 40米
C. 45米 D. 60米
【2】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R1可自流输水 B. R2河水注入R3
C. R3可能有凌汛 D. 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