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面是以北极为中心的图形,斜线部分是3月21日,表示武汉3月22日5时的应是 (  )
A、
B、
C、
D、
考点: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专题:
分析:经度相差15°,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地方时的计算也遵循“东加西减”原则,即已知偏东地点的地方时求偏西地点的地方时用减法,反之,用加法;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即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区时(时刻)不变,反之,日期要加上一天;还有一条自然的日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自西向东越过该经线,日期要加一天,反之,要减一天.
解答: 解:A、该图为北半球,逆时针自转,图中空白部分右侧经线为180°经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斜线区(日期要减一天),因为斜线区为3月21日,所以空白部分为3月22日,左侧经线为90°E,时刻为3月22日0时,此时东八区区时为3月22日2时,故不符合题意.
B、该图空白部分左侧经线为45°E,地方时为3月22日0时,此时东八区区时为3月22日5时,武汉使用的应是北京时间,故符合题意.
C、该图所示45°W为3月22日0时,此时武汉为3月22日11时,故不符合题意.
D、该图所示90°W为3月22日0时,此时武汉为3月22日14时,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以及日界线的应用,难度较大,要明确两条日界线的区别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活动增强可能导致(  )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地球不同纬度自转角速度差异增大
D、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地表水的蒸发
B、煤炭、石油的形成
C、大气运动
D、火山、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1日15时1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2日14时5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有关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为东经120°的地方时
C、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如图1
材料二:如图2

(1)在图1所示气压形势下,a等压线的数值为
 
百帕,①地可能出现的风向是
 
.若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值增大,几天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寒潮天气,在此期间,②地的气压和天气变化状况是
 

随着季节变化,当甲天气系统消失时,控制澳大利亚大陆西南角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2)图1中A-B-B-C一线年降水量大致出现“由A至B逐渐减少、由C至B逐渐减少”的变化特点,试分析其成因.
(3)图2所示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景观.在图12中的①、②、③、④四地,可能见到这种景观的是
 
地.观赏该景观时,为了获得特定的形态美感,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看,关键在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3时56分4秒,即一个太阳日
 
(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层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黑子--光球
B、耀斑--色球
C、太阳风--日冕
D、黑子--色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日冕层-耀斑
B、色球层-黑子
C、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