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资源状况                                                     D.人口生活消费水平

C


解析:

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丰富,能够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怀远县包集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生活消费水平D.人口文化消费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判断题

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济宁泗水一中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判断题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盐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很高,人口死亡率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

2.劳动力需求的地区差异是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

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4.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城乡差别将逐渐缩小。

5.我国的大城市都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

6.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城市土地的用途取决于各种活动产生社会效益的高低。

7.东北大米质量较好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种植稻米的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8.很多新兴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增长速度较快。

9.普及小汽车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10.交通线的发展往往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