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等温线,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可能是
A.南半球的山脊 | B.北半球的陡崖 |
C.南半球的高原 | D.北半球的山谷 |
A.2℃ | B.3℃ | C.5℃ | D.6℃ |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等高线由数值低的地方向数值高的地方凸出,弯内海拔比两侧低,可判断是山谷,等高线曲率最大的地方就是谷底。仔细分析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关系,由于地形的影响,西边(左边,海拔低)等温线的温度应该比东边(右边,海拔高)的温度高。以500米等高线为例,在海拔相同的500米高度上,山谷北坡气温比南坡气温高,根据比例尺判断,图上区域纬度跨度很小(南北不到10KM),纬度因素对南北气温影响不大,那么南北温度的差异应该是坡向引起的,说明河谷的北侧是阳坡(坡面朝向太阳)气温高,南侧是阴坡(坡面背向太阳)气温低,山谷(河谷)的南北坡坡向与山脉的坡向相反(山之南水之北同属阳坡),所以该地应该位于北半球。故选D。
【小题2】两条等温线与两条等高线相交于谷底,两交点海拔相差500米,温度相差约3℃,因为对流层的温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C,也就是说两条等温线差值为3℃,a、b两地位于两条等温线之间,温差应该小于3℃。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同一粒径沙组成的地面上,气流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的大小,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就会形成风沙流。下图为风沙流中不同风速下,空气中含沙量随高度的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可知
A.不同高度的风沙流中含沙量与风速成正比 |
B.高度越高,风沙流空气中的含沙量越大 |
C.在近地面约3厘米的高度,相对含沙量与风速变化无关 |
D.在近地面3厘米以下,随风速增加相对含沙量增多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雾是由于近地面水汽凝结而形成的无数小水滴;霾是指悬浮在近地面大气中的大量烟尘。近年来,中国受雾霾天气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空气污染严重,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很大影响。
材料二:右图是2013年10月28日08时——29日08时我国霾区预报图,左图是雾霾天气图。
(1)分析我国甲地区秋冬季节阴霾天气多发的原因。
(2)严重的阴霾天气,可能产生哪些危害?
(3)为了控制和减少阴霾天气的出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左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反之。左图为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右图为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60-1999年间,东亚地区
A.季风环流越来越显著 |
B.陆表温度年际变化总体比海表温度大 |
C.1999年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
D.1985年以来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
A.1966年北旱南涝、1980年北涝南旱 | B.两个年份南北皆涝 |
C.1966年北涝南旱、1980年北旱南涝 | D.两个年份南北皆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图中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 | B.梅雨天气 | C.出现台风 | D.寒冷天气 |
A.东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西南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洋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 | B.棉花 | C.茶叶 | D.甜菜 |
A.热量丰富 | B.土壤肥沃 | C.地形平坦 | D.人少地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
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人类活动 |
A.甲、乙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
C.甲、乙两地冬季均盛行西北风 | D.甲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