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气候变暖
C. 旱涝灾害 D. 土地荒漠化
【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用水
C. 过度放牧 D. 过度开垦
【3】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①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
②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
③打坝淤地
④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B. 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 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 D. 都以荒漠化为主
【2】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 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 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 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550 mm。其原因是:
A. 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 B. 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
C. 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 D. 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
【2】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其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湖 C. 土壤 D. 矿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依据资料推断
A. 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
B. 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
C. 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D. 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2】雨林植被遭受破坏后,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太鲁阁公园为台湾第二大公园,其主要河流立雾溪发源于3449米的合欢山,全长55千米。太鲁阁峡谷是全球最大的大理石峡谷,两岸绝壁高耸,岩壁上可见海底生物化石。读台湾地区及太鲁阁公园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立雾溪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北向南流入海洋 B.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 支流众多,含沙量大 D. 水量较大,流速较快
【2】推测太鲁阁峡谷形成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A. 沉积作用——变质作用——流水侵蚀——地壳抬升——岩浆活动
B. 水平运动——岩浆活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变质作用
C. 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 水平运动——地壳抬升——变质作用——断裂下陷——冰川侵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强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下题.
(1)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2.5米
C.7.5米
D.8.5米
(2)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B.地下水污染严重
C.有盐碱化趋势
D.有荒漠化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3年6月21日,北京市交通委宣布,北京将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的应用,预计2017年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将占北京市公交车的6成。回答下题。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 减轻大气污染
C.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 提高能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