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 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

C. 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 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

2.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

①面积广阔,地低②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④地势平坦开阔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5月1日某同学到郊外春游,下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四条线路的水平距离相同,根据该同学行走速度图,可推断其前进方向及路线是(  )

A. 东南方向 A1B1

B. 东南方向 A2B2

C. 西南方向 A3B3

D. 西北方向 A4B4

2.当天傍晚,该同学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

A. B1 B. B2 C. B3 D. B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广西南宁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游客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到不同的旅游区进行旅游,近年来已有不少老年人一次出行,会在一个旅游地居住15~30天,最长达3个月。他们的这种旅游方式很像候鸟,被称为“候鸟游”。材料三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结合材料一,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目前老年人逐渐成为“候鸟游”主力军的原因?如果你是导游,在老年人出游前,应该建议老年游客做好哪些准备?

(3)根据材料三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4)从“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得出,C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形成是由于 的交替控制,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 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 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加剧了水土流失 B. 弥补了劳动力不足

C. 缓解了人地矛盾 D. 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人口约2.028亿(2014年),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其中圣保罗为巴西人口最多的城市,达1189万人。近年来,该国出现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的趋势,这些市镇辖区的经济正在向农业、商业、石油开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转型。

材料二:巴西人口分布图(左图)与巴西铁路分布图(右图)

(1)分析巴西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2)简述圣保罗过快的城市化发展对城市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简析巴西近年来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迁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晋江市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图,①②③是变化的顺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东侧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 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 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位置 B. 大气环流 C. 地壳运动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据报道,新疆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人到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回答题。

1.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

A. 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 属于人口流动

C. 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 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自然环境因素 C. 文化教育因素 D. 政治因素

3.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影响有 ( )

①使我国环境承载力明显变大     ②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

③部分农村出现“空巢老人”     ④加剧了西部地区环境的破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伊塞克湖水面海拔高度1600余米,冬季表层水温为2℃-3℃,,终年不冻,有“热湖”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特珠,成为候鸟迁徒、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伊塞克湖沿岸地区,是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下图为“伊塞克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原因( )

A. 为淡水湖泊,水量大,冬季降温慢 B. 地势高,日照时间长

C. 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侵入 D. 处于板块交界地带,地下水补给为主

2.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主要因素是( )

A. 湖泊位置特殊,不受人类活动影响 B. 气候温和,多阴雨天气

C. 枯水期湖泊水浅,湖滩面积大 D. 湖面不封冻,鱼类资源丰富

3.建立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对当地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 )

A. 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 使用低毒无害农药,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

C. 保护湿地,为候鸟提供栖息地 D. 农作物收割时,适当遗留,补充候鸟越冬事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