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完成下列小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1】作者在这首诗中是怎样展开思路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诗,从诗句“海天愁思正茫茫”看,作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作者在这首诗中是由近到远展开思路写景的。诗的第二联写近景,第三联写远景。景中寓情,愁思无限。
【2】作者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和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情。
【解析】
【1】诗的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唯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起来。第三联“岭树重遮
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
【2】解答本题,既要读懂全诗内容,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815)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作者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又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飐、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情。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古代诗歌的变式,称“长短句”,是按照一定的曲调填写的,根据词的字数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等。
B.词一般有两段,在词中叫“阕”。“阕”就是“遍”,因此,词中的“遍”就是音乐乐曲的一段,上下两阕就是由两段乐曲组成的一个曲子。
C.词除了被称为“长短句”之外,还有“诗余”“乐府”“曲子词”等别名。
D.词“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所以后人的创作一般都是按调填词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祠堂/伺候 陌生/寻常巷陌 游弋/金戈铁马
B.赢得/羸弱 芦荟/脍炙人口 仿佛/佛口蛇心
C.田螺/骡马 黄芩/遥岑远目 烽火/锋芒毕露
D.玉簪/僭越 麝香/舞榭歌台 发髻/光风霁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作为最古老的画种,人物画曾在汉唐光耀画坛,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兴起,传神、载道的人物画让位于畅神、悟道的山水和花鸟画,此后的千年间, ① 。随着20世纪的到来,人物画成为中国画坛成就最高的画种,画家之众,作品之精,堪称空前, ② 。脱离现实,陈陈相因,是传统人物画衰败的缘由; ③ ,则是现代人物画振兴的关键。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展出的“现实的光芒——中国画现代人物画研究展”,通过百位艺术家280余件代表性作品的展示,基本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人物画的现代复兴之路。
答:① ②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On a ______cold night, the little match girl was to death on a street corner.
A. freezing; frozen
B. frozen; frozen
C. freezing; freezing
D. frozen; freezi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自然在反抗
[美]雷切尔·卡森
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但是很少人提及。
生物学家布里捷说:“昆虫世界是大自然中最惊人的现象。对昆虫世界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这种“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正在两个领域内发生。通过遗传选择,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不过现在要谈到的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是,我们使用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
世界各地的报告很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情况,即在用化学物质对昆虫进行了十几年控制之后,那些被认为已在几年前解决了的问题又回过头来折磨我们,而且只要出现一种哪怕数量很不显眼的昆虫,它们也一定会迅速增长到严重成灾的程度。化学控制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现今一些地方,无视大自然的平衡成了一种流行的做法。今天的自然平衡所面临的状况好像一个正坐在悬崖边沿而又盲目蔑视重力定律的人一样危险。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有时这一平衡对人有利,有时它会变得对人不利。当这一平衡受人本身的活动影响过于频繁时,它总是变得对人不利。
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视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昆虫的繁殖数量受到限制是由于存在一种被生态学家们称为环境防御作用的东西,这种作用从第一个生命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昆虫学家伯特·麦特卡夫说:“防止昆虫破坏我们世界安宁的最重大的一个因素是昆虫在它们内部进行的自相残杀的战争。”然而,现在大部分化学药物被用来杀死一切昆虫,无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敌人。
第二个被忽视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托马斯·赫胥黎勒曾计算过,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时间中所能繁殖的蚜虫的总量巨大。
没有一个人知道在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昆虫,现在已经记录在案的昆虫已超过七十万种。这些昆虫的绝大多数都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糟糕的是,往往在这种天然保护作用丧失之前,我们总是很少知晓这种由昆虫的天然敌人所提供的保护作用。
这种起天然保护作用的昆虫种类繁多。黄蚂蚁捕获那些不移动的蚜虫,并且用它的汁液去喂养幼蚁。黄蜂在屋檐下建造了柱状泥窝,并且用昆虫充积在窝中,作为黄蜂幼虫将来的食物。黄蜂飞舞在正吃着料的牛群的上空,它们消灭了使牛群受罪的吸血蝇。大声嗡嗡叫的食蚜蝇,把卵产在蚜虫出没的植物叶子上,而后孵出的幼虫能消灭大量的蚜虫。瓢虫,也是一个最有效的蚜虫、介壳虫和其他吃植物的昆虫的消灭者。草蜻蛉靠捕食蚜虫、介壳虫或小动物为生,每个草蜻蛉都能消灭几百个蚜虫。
昆虫由于存在着这样的天然特性,因此它们一直都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使之倾向对我们有利一面的斗争中的同盟军。但是,现在我们却把炮口转向了我们的朋友。一个可怕的危险是,我们已经粗心地轻视了它们在保护我们免受黑潮般的敌人的威胁方面的价值。
杀虫剂数量逐年增大,环境防御能力的全面持续降低正在日益明显地变成无情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可以预料昆虫的骚扰会逐渐更加严重,并且将超出我们已知的范围。
你会说:“这种情况肯定不会真正发生——无论如何,在我这一辈子里将不会发生。”但是,它正在发生着,就在这儿,就在现在。如安大略的黑蝇在喷药后,其数量比喷药前增加了十六倍;在英格兰,随着喷撒一种有机磷化学农药而出现了白菜蚜虫的严重爆发。虽然有理由认为杀虫剂在对付要控制的那种昆虫方面是有效的,但它们却打开了整个盛放灾害的潘多拉盒子。
加拿大昆虫学家尤里特十年前曾说:“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哲学观点,放弃我们认为人类优越的态度。”
(选自《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有删改)
(1)“大自然在反抗”体现在哪两方面?导致“大自然反抗”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黄蚂蚁、黄蜂、瓢虫等昆虫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作者写“大自然在反抗”的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2010-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要求:①答出三个特点;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50字。
类别 年份 | 篇 名 | 题料来源 | 体裁 | 作 者 | ||
初中 | 高中 | 诗词 | 散文 | |||
2010 | 《劝学》《马说》 《游山西村》 | 2 | 1 | 1 | 1 | 荀子、韩愈、陆游 |
2011 | 《论语》《蜀道难》 《醉翁亭记》 | 2 | 1 | 1 | 2 | 孔子、李白、欧阳修 |
2012 | 《孟子·告子上》《师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 | 2 | 1 | 2 | 孟子、韩愈、辛弃疾 |
2013 | 《观刈麦》《阿房宫赋》《赤壁赋》 | 1 | 2 | 1 | 2 | 白居易、杜牧、苏轼 |
2014 | 《离骚》《蜀道难》 《春望》 | 1 | 2 | 3 | 0 | 屈原、李白、杜甫 |
2015 | 《离骚》《使至塞上》《念奴娇(大江东去)》 | 1 | 2 | 3 | 0 | 屈原、王维、苏轼 |
2016 | 《劝学》《出师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 | 2 | 1 | 2 | 荀子、诸葛亮、辛弃疾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His writing is so confusing that it’s difficult to make out _____it is he is trying to express.
A. that
B. how
C. who
D. Wh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高温天气预报为何低于体感温度
你是否觉得在高温天气下,预报温度往往低于实际感受?你的感觉是对的,因为预报温度的基础来源于一只木箱,一只装有温度测试仪的距地面1.5米的通风百叶箱。
“天气预报是一道数学题+语文题。广东省气象台前高级工程师李开乐说。”在他的描述中,天气预报员的工作和医生差不多。每天,当值预报员都要组织两三次会商,其间,数十张图表如病人的X光片般,挂在墙上或显示在电子屏幕上,经受预报员们的反复对比与激烈讨论。图上,显示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整个亚洲地区的天气系统演变,高压、低压在什么部位,吹的什么风,风的变化过程等。这些信息,来自于一个全球气象数据交换共享系统。全球所有城市的天气预报,都基于这一系统。
开头提到的那只箱子,就与这个系统直接相关。中国各城市测算当地的实际温度,都以百叶箱里温度计的测量结果为准。广东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首席专家何夏江说,这套共享系统的前提是数据采集标准统一,百叶箱,无论是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设在离地面一定高度内(1.25~2.00米,国内为1.5米),没有直晒,草坪地面,空旷、通风的位置。这也部分解释了气象部门提供的气温为什么比城区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温度要低。而且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设置于热岛外郊区的百叶箱,测量到的温度,自然比城区内实际气温要低。
百叶箱里的温度计,只能决定当地实际的气温,在气温预报中,它只是预报员们参照的数据之一。“每天天气预报里的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都不是运算的直接结果,而是值班预报员们讨论出来的。”李开乐说,尽管计算机会运算出一个参考数值,但谁也不会直接引用,还要综合参照自己的从业经验、历史同期气象情况、各种数据信息等。“否则,每天两三次的会商也就没有必要了”。
而在气象科学上,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们所感知的温度被称为体感温度,由四方面因素具体影响。简单地说,体感温度等于气温、太阳辐射作用、湿度这三因素之和再减去风速的修正作用。这是普通人觉得预报温度与体感温度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李开乐说,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温度,预报中是不会出现的,那些“创历史新高”的新纪录,都是实际气温;预报的数字,也不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因为,“天气预报从来都不是一道纯粹的数学题”。这也是气温预报常常比实际温度低的原因之一。
只要温度上了35℃,一律称之为高温天气。天气预报上了35℃,需由首席预报员签发。不过,在高温预警信号界定中,40℃仍是有重要意义的。红色高温预警信号——高温中的最高级别——是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40℃以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以今年8月18日发布的黄色预警举例说明,在发布预警的同时都必须附有防御指南,包括提醒有关部门防范电力设备因负载过大引发火灾,建议高温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等等。因此,预报40℃以上高温,与其他极端危害天气的预报一样,仍然是需要与工作人员责任、考核相挂钩的。
对于40℃以上高温天气的预报并不是一律倾向于保守与压低。有些地方鼓励把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预报严重些,以给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留有余地,有些地方则会倾向考虑预防的成本与扰民的风险,鼓励保守预报,这些都会呈现在气象系统的考核机制中。
除了考核的压力,气象系统还时常陷入弱势境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一致标准,百叶箱所在的气象站的空旷度须精确到其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障碍物高度的8~10倍。比如,如果气象站周围有栋5米高的楼房,那气象站与它之间要留够40~50米的间隔。但是,随着城市迅速扩张与土地开发商用,许多地方的气象站被迫频频搬迁。上海的一个气象站最多迁了6次;广东省目前有86个气象站,因探测环境受破坏而被迫迁移的多达54个。世界气象组织对中国气象站频频搬迁表达过不满,他们认为这将降低中国当地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全球气象数据交换系统的正常运转。
必须正视的事实是,在日常预报方面,由于大气科技的发展水平限制,目前的天气预报不可能做到非常精确,更多的需要依靠预报员以丰富的经验进行判断和修正。
(选自《南方周末·天有多热谁说了算》,有删改)
(1)为什么说“天气预报从来都不是一道纯粹的数学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普文的科学性?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你对提高中国天气预报准确性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