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阴影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若M点所在经线度数为45°E,则M地的昼长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2.若α为1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为10°S,30°W
B.80°N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
C.此时北半球各纬度昼在变长夜在变短
D.此时新旧日期的比例小于1/2
1.A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中MN这条昼夜半球的界限为昏线,则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即60E经线为18:00,则45E经线为17:00,又因为M点在昏线上,所以17:00即为M 所在纬线的日落时刻,(日落-12)X2即为昼长时数。所以A正确。
2.α为10°,则可知此时太阳直射10°S,据60E经线为18:00可求出地方时12;00地点经线为30°W ,所以A正确;极昼极夜范围与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互余,故B正确;因为不知道太阳直射点往南还是往北移动,所以无法判断昼夜的变化情况,故C错误;据60E经线为18:00可求出地方时0;00地点经线为150E,则从150E—180为新的一天,其余部分为旧的一天,故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相关内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是 波,B是 波,判读理由 。(4分)
(2)右侧是地球内部圈层结构,D、F为分界面,D是 界面,F是 界面。(2分)
(3)F界面处,A地震波 ,B速度变化 。这说明F界面以上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为 态。(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小题。
1.a、b、c、d四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2.甲地比乙地( )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3.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逆辐射,丙地强于丁地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C.丙地,艳阳高照 D.丁地,阴雨连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 ____。
(2)图中②两处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__________。就气压状况而言为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 。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M、N两条线属于脊线的是 ,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______ ,且为______(冷或暖)锋。该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____________ _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天气系统图”,完成下面问题。
1.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2. 7、8月份,当该天气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出现(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 D.暴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低纬环流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大约纬度0°~60°的大气中
B.近地面是东北信风(北半球)和东南信风(南半球)
C.赤道附近为下沉气流
D.30°纬度附近有上升气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管理不善,夏季暴雨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2.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减少污水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四地六校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东半球部分地区图,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C地的昼长为8小时,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
A.23°26′S,0°
B.23°26′S,20°W
C.23°26′N,160°E
D.23°26′N,180°
2.此刻全球两个日期的范围比是( )
A.1:17 B.4:5 C.8:9 D.10: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26分)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位置上,并注出二分二至日。
(2)当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A→B段时,长春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______(大小)。
(3)地球绕日公转在图中的_____点时,最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_____(快慢)。
(4)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向______(北、南)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 ________(长短)。
(5)当地球公转C→D→A时,北半球的昼夜情况______,其中D→A段时,北半球的昼变______(长短),夜变______(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